基于IVOCT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识别算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头号死因,而引发冠心病的罪魁祸首便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时有效地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类型对于预防急性冠脉综合症具有重要意义。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IVOCT)成像技术由于其超高的成像分辨率(10-20μm),迅速发展成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检测血管组织的背向散射光波来实现冠状动脉的断层成像。目前,临床上对于IVOCT图像的分析还局限于手动的方式,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观察者间的差异性,往往得到不同的评估结果。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发展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冠状动脉OCT图像中粥样硬化斑块类型的算法,从而提高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于IVOCT图像进行自动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血管内腔轮廓,主要包括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去除导丝伪影,采用大津算法和一系列形态学操作去除导管伪影等等。精确的轮廓信息是衡量管腔狭窄程度的唯一有效指标,结果显示该方法提取结果与手动提取结果的Dice系数为0.9413,准确率高。然后,对不同类型的斑块区域利用灰度共生矩阵的方法提取纹理信息,计算了7种特征值:对比度、自相关性、能量、均质性、集群阴影、熵以及相关性信息度量。并研究了灰度共生矩阵参数影响下提取的纹理特征与斑块类别之间的相关性。经过分析,将纹理特征的维度降低到378维,提高了运算效率。最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提取的纹理特征进行建模。对于一个新的未知斑块类别的像素点,可以在提取纹理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建立好的随机森林分类器模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斑块分类的总体精确度达到78%,对于每种类型的斑块,分类准确率为:纤维斑块84%,钙化斑块77%,脂质斑块 72%。至此,我们已经发展出一种基于纹理特征对冠状动脉OCT图像中的斑块进行自动识别的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临床数据,有很高的适用性。这将会为临床上分析IVOCT图像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一锅法串联反应是指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下,加入的反应物连续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这类反应由于不需要分离或纯化中间产物,因此操作简便,产率高,副产物少,具有原子经济性和
以数字城市服务平台为支撑,构建一个面向突发事件应急的决策框架系统,以解决应急响应信息模型计算涉及的3个关键问题:分布数据的获取、应急辅助模型的运算和应急响应辅助数据
采用非定向克隆技术将FBOX30(F-box only protein 30)基因编码区cDNA序列克隆到哺乳类融合表达载体pEGFP-C2中,通过脂质体转染,将pEGFP-C2/FBX030导入NIH 3T3细胞株,并在荧光显微
本文合成了一类新型的硫代磷酰肼席夫碱,它们分别是5,5—二甲基—1,3—二氧杂己内硫代磷酰肼缩水杨醛席夫碱(SP)和5,5—二甲基—1,3—二氧杂己内硫代磷酰肼缩邻香草醛席夫碱(VP);另外还
在封建专制体制下 ,传统中国商人是在浓厚的“抑商”氛围中艰难前行。他们追逐财富 ,敢冒风险 ,具有趋利的坚定目标 ;他们精明理智 ,缘义取利 ,演绎众多经营佳话。但由于历史
期刊
以某型发动机最大状态转速摆动故障为研究对象,以转速摆动为顶事件,收集内外场故障信息,对故障发生机理、模式进行分析,采用故障树分析法,结合外场实际排故经验,制定了有针对
目的观察针刀不同进针深度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浅刺组和深刺组,分别以浅刺和深刺2种不同的进针深度对选定的治疗点进行针刀治疗,观察每一例患者治
风池穴出自《灵枢·热病》篇,别名热府,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和阳之会,是临床最常用的穴位之一。据文献记载,风池穴可主治多种疾病,尤其对风邪引起的疾患,更佳。其现代临
信息披露制度自确立以来,一直就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制度是整个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信息披露制度功能的重要保证。我国1984年首次发行股票至今尚
<正>从1960年代起,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不是有语言和能够掌握语言的问题,就深深吸引着一批动物行为的研究者。解答这个问题有助于人类了解语言的进化以及思维和认知的本质。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