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周、戎民族关系研究——以幽王之前的战争冲突为主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0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周一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肇始期,对中国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的西北分布着众多的戎狄部落,名曰鬼方、獯鬻、猃狁、姜氏之戎、犬戎等,名字纷繁,皆时隐时现,人们莫衷一是,但近世研究表明它们并非同一种族。它们与周王朝之间的攻伐、隶属关系是西周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宗周之兴亡密切相关。  成康之际,周与西北少数民族之关系处在一种相对融洽的状态,战事仅见于《小盂鼎》所载的与鬼方二役。蓋周人汲取殷亡之教训,能明德慎罚。周乃新兴民族,生机勃、处在上升期,西周还实行分封制,这种武装殖民的方式大大扩展了西周的疆域,加强了统治力量。此外周人蜕变于西戎,能较好地处理与戎狄的关系。此际商末周初气候变冷相对缓慢,环境变迁不大明显,故戎狄与华夏能各安所居。  经过成康之治后,西周的国力空前强大,穆王改变了有周以来亲和西戎之民族政策,屡次鞑伐犬戎。气候转寒之趋势在穆王时有所加剧,民族迁徙开始大幅展开,玁狁也第一次见于史籍。至穆王之孙懿王时,开始出现四夷交侵的局面。继立之夷王统治更趋衰弱,致荒服不朝,所以其命虢公数伐太原之戎。孝王七年大冰雹、江汉皆冻。厉宣之世气候异常加剧,大干旱、强震时有发生,少数民族内迁进程加快,此时之周更为衰落。戎狄为了生存,与宗周之战争冲突日趋频繁。《多友鼎》、《不其簋》、《兮甲盘》、《虢季子白盘》、《小雅·六月》皆有玁狁入侵之记载,《竹书纪年》所载宣王伐戎皆不胜。可见玁狁势力之大,危害之剧。  气候之异常,引起环境之变迁,从而引起大灾荒。大灾荒致使西周国力衰退,外族为生存亦频繁内侵。厉宣之际正是持续时间极长之特大旱灾和地震频发之时,此际亦是戎狄入侵频率最高、威胁最大之时。  西周之戎狄时隐时现。先周之獯鬻、畎夷在宗周之初不见于记载,至穆王时征犬戎,犬戎复现,后又隐遁,迟至宗周之末复炽而灭周。穆王前期玁狁出现,至穆王孙懿王时复现,而后大炽于厉宣之际,其后不见玁狁之名。姜氏之戎仅见于千亩之战,春秋时屡见于《左传》。此种状况,史籍之缺载固然是一大原因,但戎狄之强弱导致一族强,而其他种族皆隶属之,也是重要因素。穆王迁犬戎于太原后,与玁狁皆被称为太原之戎,故有夷王屡伐太原戎而不见犬戎、玁狁之名的现象。待夷王后,玁狁势大,犬戎等大都隶属之,故犬戎等名字又隐没不见。经厉宣之际征伐之后,玁狁势力弱小,故有犬戎大炽而灭周也。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Superpave是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其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水害能力。本文介绍了广东开阳高速公路 Superpave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 ,供其他公
期刊
分析了目前纺织品抗菌整理的现状,以氨基硅油为原料合成出新型的有机硅抗菌整理剂CL,并在毛织物后整理中进行了应用测试,对抗菌织物的抗菌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等进行了综合评
期刊
期刊
严耕望(1916~1996),20世纪中国着名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最欣赏的弟子。他早年对中古政治制度史的研究,集传统考证史学与现代社会科学之大成,晚年“澹泊自甘,寂寞自守”,以一人之力
期刊
耳朵们顺着时间的长势摇曳,清新,像是民国的淑女,隔夜的马车在枝上饮茶。一朵鸟鸣把水镂空开来。一朵鸟鸣给民歌培土,浇水,直到花儿开在女人的山坡上。点灯。丫环是一枚花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