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泥水多菌种絮凝优化试验及絮体分形维数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泥水来自选煤厂湿法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目前对煤泥水的处理主要是采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无机絮凝剂,但这两类絮凝剂多为化工类产品,对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高效环保的煤炭生物絮凝剂应用于处理煤泥水中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论文选择在污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絮凝作用的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和真菌类的烟曲霉,用于煤泥水絮凝试验研究。利用均匀试验,采用曲线回归创建数学模型的方法,优化单菌种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对已优化培养条件的枯草芽孢杆菌和烟曲霉构建煤泥水pH值、助凝剂投加量、生物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与煤泥水絮凝透光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寻找单菌种絮凝煤泥水最佳工艺参数组合;进而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烟曲霉进行协同絮凝试验,寻找多菌种协同增强煤泥水絮凝效果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同时开展煤炭生物絮凝形态学的研究,寻找枯草芽孢杆菌和烟曲霉絮凝煤泥水中絮体分形维数与煤泥水上清液浊度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絮凝煤泥水最佳透光率83.1%,菌种产絮凝剂最佳培养条件蔗糖添加量2.95%,酵母膏添加量0.78%,谷氨酸钠添加量4.44%,K2HP04添加量0.10%,MgSO4添加量0.025%,NaCl添加量0.05%,pH值8.0,摇床转速132r/min;烟曲霉絮凝煤泥水最佳透光率81.6%,菌种产絮凝剂最佳培养条件蔗糖添加量3.27%,NaNO3添加量0.50%,K2HPO4添加量0.05%,KCl添加量0.07%,MgSO4·7H2O添加量0.05%,FeSO4·7H2O添加量0.001%,pH值8.2,摇床转速161r/min;枯草芽孢杆菌絮凝煤泥水最佳工艺组合煤泥水pH值6.6,助凝剂投加量2.3ml,絮凝剂投加量1.9m1;烟曲霉絮凝煤泥水最佳工艺组合煤泥水pH值7.9,助凝剂投加量3.0m1,絮凝剂投加量2.2m1;枯草芽孢杆菌与烟曲霉协同絮凝煤泥水最佳透光率为92.3%;枯草芽孢杆菌与烟曲霉絮凝煤泥水试验中絮体分形维数与煤泥水上清液浊度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絮凝体分形维数为主控指标实现了生物絮凝剂的定量控制。通过生物絮凝剂的生化反应试验,生物絮凝剂提取物的FTIR测定及扫描电镜(SEM)的分析;煤泥的XRD成分分析,煤泥絮体的扫描电镜(SEM)及煤炭生物絮凝形态学等研究,揭示了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是特性吸附、化学反应、电性中和和卷扫、网捕等物理化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吸附架桥”为主,而多菌种协同对于吸附架桥等具有增强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瓦斯作为煤矿地下开采的五大灾害之一,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受地质构造运动控制,地质构造中的褶皱和断层、煤层围岩以及煤的变质程度、透气性大小、
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总结承压水上开采底板突水规律。底板突水是承压水上开采时,采动矿山压力和承压水压共同作用导致煤层底板岩体损伤断裂破坏
岩体裂隙的发育程度是影响岩体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全面评价岩体质量、优化矿山开采设计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掌握岩体节理的几何特征,对准确测量和评价岩体稳定性至关重
为了探究不同颗粒大小组成形式的声发射特性,更好的了解矿物颗粒大小组成与声发射平静期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花岗岩的颗粒大小与声发射特性试验的初步研究,然后采用不同颗粒大
华亭策底河煤矿开采影响地表建筑物具有数量多、种类繁杂、分布密集、抗变形能力差、压煤量大等特点。研究策底镇建筑物下煤层开采对于缓解煤矿采掘接替紧张的矛盾、实现长壁
随着煤炭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支护技术也得到不断的提高。煤矿井下锚杆锚索支护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巷道支护技术,具有施工简单,支护可靠,适应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但是也还
充气展开薄膜天线在结构技术方面与机械可展开天线相比,具有大口径、轻质量、低能耗等优点,是未来大口径甚至超大口径天线的理想选择。而天线工作状态的形面精度是天线最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实施,高层建筑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高层民用办公建筑因其建筑内部功能复杂、火势蔓延途径多和人员疏散困
十九大精神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抓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做
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能源构成决定了我国在很长时间内以煤炭利用为主的能源结构很难发生改变,作为一次能源,我国将近80%的煤炭是用于直接燃烧,各种污染物如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