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树民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ove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侍诊吾师脾胃病专家姜树民教授,总结出吾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认为本病因肝胆毒热之邪,逆行于胃,灼伤胃络所致。临床常见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肝胃不和、寒热错杂等证。治疗大法为:清利肝胆、化腐生新、和胃化浊、疏肝理脾。前言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十二指肠中的胆汁反流到胃腔,胆汁或连同胃酸、胃蛋白酶共同损伤胃粘膜而造成炎症。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纤维镜已经在诊断胃肠疾病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胃镜下观察到的,由于大量十二指肠液反流到胃中,引起胃粘膜充血、糜烂、水肿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临床以中上腹(胃脘)持续性烧灼痛,餐后加重,呕吐苦水,服制酸药物无效为其特征性表现,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嘈杂”、“胆瘅”、“呕苦”、“胃脘痛”、“胃痞”等范畴。西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可由原发性反流或继发性反流引起,前者病人未进行外科手术,幽门完好,由于胃排空延迟,或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障碍所致,而后者行外科手术切除或旷置幽门,幽门功能丧失,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这类病人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大多数。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经验论述吾师姜树民教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行医从教二十余载,曾先后师承多名国家级名医,尽得其真传,且有所发挥,“读经典、做临床”精研中医经典又三载,为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笔者有幸能拜姜树民教授为师并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吾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述之如下:1.病机概括、师古不泥中医对本病从古到今已经有了较为详尽的阐述,《难经》在二十四难中记载:“胆在肝之短叶间,盛精汁三合”,故《灵枢·本输》曰:“胆者,中精之腑”。《脉经》云“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汁。”古人对胆的解剖部位,生理已经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认为胆附于肝,贮存胆汁,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将胃称为“水谷之海”,如《灵枢·玉版》曰:“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气通降与胆汁的排泄关系密切,《灵枢·本输篇》谓:“胆随胃降”,若胃失和降,气机上逆,可以引起胆汁反流。《灵枢·四时气》亦曰:“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沈氏尊生方·胃痛》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清·黄元御云:“木生于水,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认为呕吐、胃痛等与肝胆失于疏泄、横克脾胃有关。脾胃居于中焦,为升降之枢纽,主司受纳消化功能,脾以升清为顺,胃以降浊为和,清升浊降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与排泄功能,而这一过程有赖于肝之正常疏泄,使胆汁顺降以助消化。肝与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病。或因饥饱失常、
其他文献
介绍了淀粉胶粘剂的种类及形成机理,并对淀粉胶粘剂的应用局限性、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综述。
CYP3A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药物代谢酶,许多内源性底物、环境污染物以及临床上大约50 %以上的药物都由CYP3A代谢,而且CYP3A酶活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及种族差异。遗传多态性是引
<正>迄今为止,对于晚期肝癌的治疗,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介入治疗,治愈肿瘤只是一个理想而已。因此,减轻治疗对机体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应成为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
会议
从以下几个方面概述了该书的主要内容 ,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海克尔其人 ;《宇宙之谜》的誉与毁 ;“宇宙之谜”的提出 ;海克尔和生物进化论 ;实体定律和泛神论 ;海克尔的
<正> 如何搞好高中英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听的能力,并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广大师生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解读高考英语听力,要了解并熟
淀粉经氧化后再与尿素缩合改性,作为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填充剂,制备一种胶合板用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API)主剂。实验研究了氧化剂用量、改性淀粉填充量、聚乙烯醇用量以及
雕塑艺术的发展史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久远,数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孕育出了雕塑艺术千姿百态的形态样式,不同时期的雕塑艺术都蕴含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与精神内涵在内。随着人类
<正> 咽痛临床上有以火热论治,概施苦寒泻火之药者,诚然苦寒泻火对于实火,温毒重症确有药到病解之效,然若系风寒、阴寒、湿痰、气郁等证,仍宗上法,则非但不解,且将与日遽增。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资本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中国的企业走向海外融资己是大势所趋。目前,全球证券市场又已开始加紧到中国物色上市资源,而作为中国经济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正在加快,国际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