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颗粒物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气候和人类健康等。水溶性无机离子作为细颗粒物中的重要组分,其浓度和组分的变化对降水、大气能见度和成云过程都产生影响,甚至涉及跨区域污染等。本研究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大气细颗粒物快速捕集及化学成分在线分析系统(RCFP-IC)对北京南郊区与市区大气PM2.5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为期1a的同步观测研究,阐述了南郊区与市区在典型污染事件过程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南郊区与市区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季节变化和影响两区域污染主要因子,从而进一步对生态环境效用的研究奠定基础。该研究结果表明:(1)冬季市区水溶性无机离子总质量浓度:SO42->NH4+>NO3->Cl->K+>Ca2+>NO2->Na+>Mg2+,南郊区水溶性无机离子总质量浓度:SO42->NO3->NH4+>Cl->Ca2+>K+>NO2->Na+>Mg2+,两区域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H4+、NO3-及Cl-。在污染过程中,两区域污染源为二次源、土壤风沙尘和建筑扬尘的混合源,影响南郊区污染的气象因子为低温和低混合层高度,以及外来输送的污染物叠加本地源排放污染物,影响市区污染形成的气象因子为低温、低风速、较低混合层高度,以及本地源排放污染物的累积。(2)春季市区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H4+>NO3->Cl->Ca2+>NO2->K+>Na+>Mg2+,南郊区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O3->NH4+>Ca2+>Cl->NO2->K+>Na+>Mg2+,两区域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H4+、NO3-及Ca2+,在污染过程中,南郊区以局地扬尘占主导,市区以外来沙尘输送占主导。南郊区二次离子浓度增加主要受到偏南高空气团的影响,市区沙尘污染主要受西北低空气团的影响。(3)夏季市区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H4+>NO3->Ca2+>Cl->NO2->Mg2+>K+>Na+,南郊区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O3->NH4+>Cl->NO2->Na+>Ca2+>Mg2+>K+,两区域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H4+、NO3-及Cl-。在污染过程中,两区域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的变化取决于SO42-生成量。南郊区和市区污染以移动源为主。南郊区与市区污染受南向污染气团的作用。(4)秋季市区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H4+>NO3->K+>Cl->Ca2+>NO2->Na+>Mg2+,南郊区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O3->NH4+>K+>Cl->Ca2+>NO2->Na+>Mg2+,两区域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为SO42-、NH4+、NO3-及K+。在污染过程中,高湿度、静稳天气遇上缓慢而持续的西南风是污染形成的主要气象因素。影响南郊区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二次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且其污染主要受到西南方向的低空污染气团的影响。综上所述,影响南郊区与市区污染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温度、相对湿度、混合层高度及风速风向,且南向污染气团的作用会加速南郊区污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