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政治哲学史为学理背景,展开了从卢梭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对自由理解的嬗变的研究。根据研究,“自由”是现代政治哲学的最高主题,现代政治哲学家从卢梭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都被卷入到对“自由”这一主题的探究之中。卢梭以道德自由为基础的道德共同体、黑格尔以具体自由为基础的现代国家以及马克思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在对这一主题做出不同的理论回答的过程中不断地推进这一主题的深化和发展。本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卢梭对霍布斯自然状态的批评和改造为起点,梳理卢梭关于自由双重含义的理解,以及因自由的无法实现导致卢梭晚年退隐社会而成为孤独的漫步者。具体说来,为了匡正充满着奴役和不平等的现代政治社会,卢梭一方面诉诸于自然状态,重思自由和平等的自然根据。但是,由于历史的偶然性和不可逆转性导致了自然状态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因此,复归自然自由和平等的自然状态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卢梭诉诸于以公意原则为基础的道德共同体,建立自由和平等的道德根据。但是,卢梭否认历史是一个有意义的进程,否认关于历史的终点和目的的前定知识的获知是可能的,因此,这样的道德共同体的实现只能依赖于不可知的机缘,而这无异于宣告了寄希望于道德共同体这一诉求的彻底失败。既然在任何社会中都无法实现自由,卢梭只好选择了“退隐社会而成为孤独的漫步者”。这意味着,卢梭本人并不教导革命。尽管如此,卢梭的政治哲学仍充满鼓动革命的教诲,他的关于以公意原则为基础的道德自由与道德共同体的抽象构想终究导引了法国大革命的“绝对自由和恐怖”。第二部分对《法哲学原理》进行细致的解读,在此基础上阐释黑格尔关于自由的全新理解。黑格尔拒绝卢梭以公意原则为基础的道德自由,因为道德自由仅仅作为抽象的普遍性形式而存在,而这恰好是导引法国大革命“绝对自由与恐怖”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与卢梭不同,黑格尔并不排斥特殊性原则,相反,黑格尔认为真正的自由乃是普遍性原则和特殊性原则相统一的自由。如是,黑格尔运用其逻辑学中的概念辩证法原则,将作为意志的根本规定性、作为意志的概念或实体性的自由演绎为纯无规定性的意志进而规定性的意志进而真正自由的意志这一缜密的体系。具体说来,黑格尔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批判了作为纯无规定性意志的自由——抽象普遍性原则主导的卢梭的道德自由,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反思揭示了作为规定性意志的自由——特殊性原则支配的市民社会的有限自由,最终实现了作为特殊性原则与普遍性原则相统一的现代国家的具体自由。第三部分依托马克思重要著作,深入探讨马克思对自由的独特理解和论证。黑格尔的国家观是马克思进一步推进自由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质疑黑格尔的国家观,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并不是自由得到实现的国家,而是私人利益的工具,从而表现为一个“阶级的国家”。在黑格尔将特殊性原则主导的市民社会趋向作为普遍性与特殊性伦理统一的国家看作必然性的地方,马克思则看到了“国家不能挽救市民社会于自身之中”并且“国家的秘密在市民社会之中”。这是马克思与黑格尔自由理论的真正分道扬镳之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开始从市民社会内部探索自由的障碍以及自由的实现问题。不同时期的马克思将自由的障碍以及自由的实现分别表述为,《论犹太人问题》时期的金钱异化和扬弃金钱异化的人的解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劳动异化、私有财产异化以及造成这一异化的深层根源的交往异化和“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及《资本论》时期剩余价值的压迫性也即剥削和消灭剥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马克思理解的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自身不可避免的矛盾而必将灭亡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将自由的实现从天国即黑格尔的思辨国家搬到尘世即“共产主义”。总而言之,“自由”这一现代政治哲学的最高主题并未因政治哲学家的每一次艰辛探索而得到一劳永逸的回答。相反,政治哲学家只是在用新的方式做出新的回答,并提出新的质疑。
其他文献
本论文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网络时代的社会特征及其对学校德育系统的影响,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德育环境理论,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和有关当代社会学研究成
并购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经济行为,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活动方式,在并购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风险、决策风险以及实施风险,在出现风险的各个阶段,
以山西省农村幼儿园教师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山西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虽不严重,但已普遍存在,尤其以情绪耗竭
铁素体不锈钢0Cr13Al-钢16MnR、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钢Q235A和双相不锈钢00Cr22Ni5Mo3N-钢Q345C 3种爆炸复合钢板结合界面呈波状结合,热处理后结合区基板脱碳、复板渗碳,
四川盆地旱中三叠统蒸发岩极为发育,时空分布甚广。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可分为两大类和四个亚类。即Ⅰ,潮间环境的为(1)泻湖盐湖;Ⅱ,潮上环境的为(2)滨海盐湖;(3)近岸盐湖和(4)远岸盐湖。不同
目的为综合气候环境试验室集中冷源选择适用、合理的载冷剂方案。方法通过对试验室制冷需求进行分析,制定试验室制冷系统方案。对载冷剂运行原理进行分析,得到综合气候环境试
【目的】建立标准化的自然流产或死胎组织样本处理、质量控制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操作程序,为临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探讨本地区孕妇早
语言学理论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语文教学又是语言学理论的实践活动,二者关系十分密切。近些年来,尽管语言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已有一定程度的对接,但要真正实现二者的无缝对
第八次课程改革逐渐的深入,一些新课程理念也渐渐深入一线教师的实践过程中,其中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一理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已经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公众对社会保障的事业越来越重视,政策逐步完善,投入也逐年增加。然而,这些政策和投入的产出效果如何,公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