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床中生物质固体颗粒与吸附剂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扩张床吸附(expanded bed adsorption)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分离技术,它集固液分离、浓缩和初步纯化于一个单元操作之中,能直接从含有细胞和细胞碎片的发酵液或匀浆液中提取目标产物。但是料液中的生物质固体颗粒往往与吸附剂会发生一定程度相互作用,使得吸附剂发生聚集,破坏了扩张床的稳定分级结构,影响了分离效果,严重时会导致床层的崩溃。因此了解生物质颗粒杂质对扩张床吸附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评价手段对正确和有效使用扩张床吸附技术将是十分必要的。 全文分四个部分来讨论。第一部分综述了扩张床层析技术的历史沿革、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重点介绍了生物质颗粒与吸附剂的相互作用和表征生物质表面电荷的实用参数—zeta电位,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建立简便可行的生物质响应脉冲法测定生物质穿透指数(BTI),量化表征生物质颗粒与扩张床吸附剂的相互作用;建立zeta电位参数与BTI的关联,以此评估生物质颗粒/扩张床吸附剂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建立了生物脉冲响应法,考察了生物脉冲溶液中固体颗粒浓度、脉冲量和床层的膨胀率等三个因素对生物脉冲响应法测定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测定条件:1)生物质脉冲溶液中生物质浓度对应的OD600值在0.5~0.6之间;2)生物质脉冲量为床层沉降体积的80%;3)扩张床膨胀率为2.5左右。 第三部分考察了不同生物质颗粒类型(面包酵母、大肠杆菌、毕赤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及其碎片)与不同扩张床离子交换吸附介质(STREAMLINE DEAE,STREAMLINE Q XL、FASTLINE SP以及自制纤维素/不锈钢粉复合染料亲和介质)在不同离子强度和pH条件下的吸附情况,测定了BTI,并以BTI来量化比较微生物质/吸附剂间相互作用。当BTI>0.9时可认为生物质颗粒与介质没有或极少吸附,不影响目标物的扩张床吸附分离。 第四部分在不同离子强度和pH值的缓冲液中,测定了不同生物质细胞及细胞碎片和扩张床吸附剂的zeta电位,建立了zeta电位和生物质/吸附剂静电相互作用的关系,建立了生物质zeta电位(ζb)、吸附剂zeta电位(ζa)以及生物质颗粒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小(d)与BTI的关联,大量实验数据表明:(一屯a屯bd)参数和B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C屯瘾bd)值小于130 mvZ目m时,对应的BTI达到0.9以上。该规律可用于简化扩张床吸附过程设计。关键词:扩张床吸附,生物质与吸附剂相互作用,生物脉冲响应法,生物质穿透指数,zeta电位万
其他文献
《啊,拓荒者!》是美国杰出小说家薇拉·凯瑟的代表作。文章在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从情感体验、人格特质以及外部环境分析了小说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在美国西部大草原上奋力
以实生核桃、黑核桃、奇异核桃为砧木,鲁光、香玲、薄丰、中林1号、辽宁1号为接穗,进行嫁接亲和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砧木与接穗的亲和性均较高,其中实生核桃的亲和性最高,为
<正> 西方史学近几十年的变化可以法国年鉴学派的发展为集中表现,因为年鉴学派“已经取代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地位,而且成为未来历史学家的中心锻炉”。西方史学的发展和进步由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自动出院3例,死亡4例,治愈49
研究目的:本文选择已经实施的几条高速铁路典型的隧道照明现场为测量样本,通过实测数据检验原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拟优化原设计方案,选择一个合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废气样品中的硫酸雾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线性和重现性以及较低的检出限,实际样品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零库存管理是一种全新的药品管理模式,由于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比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正成为今后医院药品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从介绍零库存的涵义、分析药品零库
<正>一、自贸区发展概况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这意味着我国自贸
研究结果表明,无毒(无公害)精炼剂在使用时不仅产生氮氧化物有害气体,而且产生大量的氧化夹杂和石墨夹渣,严重影响了铝合金的内部质量,使铝合金的机械性能特别是延伸率明显下
从电路板蚀刻液回收硫酸铜及制作再生蚀刻液进行了工艺探索 ,得出中和法可从蚀刻液中脱除约 90 %的铜 ,沉淀氢氧化铜的最佳pH值为 5 6~ 6 0。采用水合肼还原法与硫化钠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