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辅助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zxc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间的影响和术中镇静效果。   资料与方法:   拟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35~55岁,体重50~70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2组(n=30)。两组患者实施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右美托咪定组(D组):按0.51μg/kg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min后以0.21μg/(kg·h)维持。对照组(C组):按D组输注方法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评价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效果,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前(T0)、持续输注10min(T1)、持续输注20min(T2)、持续输注30min(T3)、持续输注60min(T4)和手术结束(T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BIS值、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和寒颤等不良反应。   结果:   与T0时点比较,D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BIS值在T1~T5时点均降低(P<0.05),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0.05);C组平均动脉压在T1~T5各时点降低(P<0.05),心率、BIS值、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0.05)。与C组比较,D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D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BIS值在T1~T5时点均降低,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静脉输注小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为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患者提供充分镇静,而且可明显延长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感觉和运动阻滞的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使用丝裂霉素C(MM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与残余角膜基质厚度、MMC作用时间的关系,并分析该手术中MMC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方法:
实验目的:   探讨CT和血清CA19-9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   实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胰腺病变9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清CA19-9检测,并对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