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的热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tong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80年代,空间遥感技术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遥感器成像光谱仪。它是一种既能够接收地物目标的影像又能够接收观测目标的光谱组成的遥感器,是一种性能完备、谱像合一的遥感器,本身获得的数据具有波段多、光谱分辨率高等特点。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是除可见、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遥感以外的一个具有突出优势的遥感领域。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大气遥感被广泛应用于气象卫星、空间实验室、飞机和地面气象观测。随着人类对大气遥感研究的深入,空间电离层高层大气对人类的意义越来越重要,高层大气遥感成为了地球空间科学所关注的重点。为此我们国家也开展了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开展了地球临边成像光谱仪这种新型的空间光学遥感仪器的科研工作。为了保证临边成像光谱仪在星载轨道上的正常运行,热控分系统的合理可靠和有效是整个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在空间环境中,温度成为了影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主要影响源,如何采取简单、有效的热控措施,保证光谱仪在空间热环境下具有可靠的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是首要任务。本文以正在研制的XX-X临边成像光谱仪为研究对象,开展热控技术研究工作,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针对光谱仪系统整个应用生命周期,根据光谱仪的结构特点和飞行任务的要求,以及飞行环境的约束,提出了合理的热设计方案,提出针对紫外波段空间遥感器的热控需求。论文简要概述了成像光谱仪和紫外光学遥感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了紫外光学遥感器采用热控技术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紫外光学遥感器热控技术,总结了紫外光学遥感器热控技术的特点。论文从临边光谱成像仪的结构特点、工作环境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XX-X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的热控需求,以及热控任务,总结了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热控制技术的难点,提出了详细的热设计方案,包括前向光谱仪、环形成像仪、紫外电控箱等重要部件的热设计。论文建立了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的有限元热模型,对热控系统进行了热分析。通过对光谱仪的分析计算结果,对光谱仪的热设计进行优化修改,最终确定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在轻量化、小型化的工程设计特点下的热设计方案。论文根据成像光谱仪各个组成部分的热源分布情况以及所处环境条件,确定高低温极端工况,利用IDEAS有限元软件对高低温工况各个阶段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热控方案满足系统要求。论文对光谱仪进行热光学试验和热真空平衡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温控指标的合理性,并获得了稳定、清晰的高质量图像。试验结果表明,热控方案正确、有效,满足了热控指标。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热控制技术的研究,为今后的紫外多波段空间光学遥感器的研究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光伏系统充电控制器将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是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连接的枢纽。如何提高充电效率是光伏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传统的蓄电池充电技术无法追踪到太
目的:采用苍附导痰丸加减治疗痰湿内阻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并设立达英-35加克罗米芬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率,对苍附导痰丸治疗痰湿内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逐步重视,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越来越被当今都市人所推崇,以石油为主的不可再生能源的短缺问题的不断凸显和环境的不断恶化,直接推动了拥有节能和环保两
抑郁症作为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益趋向年轻化。青少年时期是各种心理疾病的多发期,青少年抑郁症不仅影响学习,造成人际交
众所周知,航运企业是一个高资本、高风险的产业,不论是规模较大的航运企业还是规模较小的航运企业都要面临着融资,而在实际业务中,航运企业使用较多的融资方式是融资租赁模式
景德镇是一座拥有千年制瓷历史的城市,是中外驰名的瓷都,1982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以陶瓷享誉国内外,它的建筑及街区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
近年来财政支出用于政府补助的比例越来越大,从本文研究的2010年到2012年沪市上市公司获得补助的情况看,每年获得补助的公司比例可以达到90%左右。政府补助的覆盖面较广,但针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长期雌激素刺激同时无孕激素拮抗等机制。同时,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作用后,子宫内膜
研究目的:探讨毫火针配合针罐的综合治疗方法在治疗痤疮上的临床疗效,以及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状况的改变情况。研究方法:16例患者用毫火针配合体针、刺络拔罐、
晚清民初,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各路社会政治文化力量纷纷寻求有效的救国之法,翻译文学充当了启蒙和教诲的工具,受到了启蒙知识分子的大力提倡。学界对清末民初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