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中枢和外周性神经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仍然是困扰病人和医生的一大难题。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许多病因,包括确切存在的神经损伤,例如神经缺血或其他病变,也包括缺少确切损伤状态下的疼痛,例如复合区域性疼痛综合症Ι型和某些三叉神经痛,虽然有许多学者致力于其研究,但目前其产生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另一方面,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包括局部麻醉药阻滞躯体神经和交感神经、物理疗法、应用阿片类麻醉药、抗感染药、抗抑郁药和/或抗焦虑药等等,临床上也通常采用几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但由于这种疼痛非常顽固,应用上述方法虽然有效,但常常产生耐受性,并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出现较严重的合并症,使得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难治性和迁延性的特点。因此人们在致力于通过动物和人类模型寻找能够有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和综合治疗方法。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其分子量大约80,000,属于转铁蛋白,在人初乳和成熟乳汁中分别含有LF 5-7mg/ml 和1-3mg/ml。LF 存在于乳汁、中性粒细胞、血液、脑脊液和其他体液中,并且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包括抗感染、免疫调节以及调节细胞生长等等。在中枢神经系统也已经发现了LF 及其受体。LF 在外周白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中产生,当感染等病理状态出现时,LF 的产生增加。最近的研究显示牛LF(BLF)在多种急性疼痛模型如福尔马林实验、热板实验、醋酸引起的抽搐实验中具有明显的抗伤害性感受的作用,揭示了LF的又一新的生物学特性——镇痛作用。另一方面,中药附子的散寒止痛作用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应用现代手段研究附子的镇痛作用,发现其可对多种急性疼痛模型包括醋酸扭体实验,压尾实验,热板实验,急性关节炎实验大鼠产生镇痛作用。然而就我们所知,目前尚未有关于LF 和附子对人类或动物神经病理性疼痛镇痛作用的报道。本实验的目的是1.确立BLF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 和SNI)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