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X(X=C/N/B)键断裂与C-S键构建的两类含硫化合物合成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8383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含硫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类重要有机化合物,在生命科学、医药、食品及功能材料等领域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发展简洁、高效的方法实现C-S键构建以合成结构多样化的有机含硫化合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向化合物骨架中引入硫原子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硫原子的孤对电子可与过渡金属的3d轨道发生强配位导致金属失去催化活性;硫原子具有多样化的价态且易被氧化的特性增加了反应的不可控性;反应常常需要使用具有恶臭味的硫醇为起始原料,从而有悖新时代下绿色化学的要求等。由此,C-X(X=H/B/C/N等)键的断裂与硫化成为了制备有机含硫化合物的常用策略之一。针对高效合成有机含硫化合物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人在硕士研究期间围绕C-X的断裂及C-S键的构建展开了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基于C-C/N键断裂与C(sp3)-S键构建的β-羰基硫醚类化合物合成研究在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和外加氧化剂的条件下,首次以TEMPO及其类似物作为C3合成子,实现了非张力氮杂六元环的C-C键断裂活化,合成了一系列β-羰基硫醚类化合物。该反应不仅为β-羰基硫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而且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具有十分复杂且奇特的反应机制。反应可大致分为自由基连续氧化、骨架重构及C-S键构建三个过程。特别的是,反应的两种起始原料在反应过程中均充当了两种不同的角色。(2)基于C-B键断裂与C(sp2)-S键构建的不对称二硫醚类化合物合成研究在廉价金属铜盐的催化下,首次以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转移二硫片段的载体,实现了商业易得的硼酸类化合物与Harpp试剂类似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完成了一系列不对称二硫醚类化合物的制备。该反应条件简单,可操作性强,具备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和较广的底物适用范围。值得一提的是,含芳基的二硫片段在该反应条件下也能顺利转移到目标分子,解决了偶联化学中含芳基的二硫片段作为偶联前体的问题。另外,利用该反应,我们成功对活性天然分子香豆素及药物分子雌酮、卡托普利进行了过硫化修饰,展示了该反应在先导化合物发现中可能的潜在价值。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教材的知识结构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和加深 ,再经过知识的积累到认识结构的构思而形成和发展的。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
<正>第一部分: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在教育教学中,教学质量既是教育生命得以维持的源泉,也是一个学校生命力所在。教学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否正常
会议
目的观察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与开腹淋巴结切除术在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接收的40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
近年来,网民在微博平台围绕社会事件而发生的聚集行为越来越多。这种聚集行为一方面产生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事件的走向与未来的发展。
<正>一、我国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变革的历史回顾我国的街道办事处发展呈现出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渗透和扩展的态势。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保甲制度,对大城市
会议
给出了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语音控制开关,这种开关通过采用基于统计模型的半连续隐马尔科夫模型,实现了开关命令的识别和检出,进而实现控制电器开关的通断.与传统的触摸式或
本研究旨在分析铁碳多元微电解自养反硝化体系自产碱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模拟进水水质中NO3-—N=40 mg/L、pH=8.0时,多
领域是政治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但是目前国内对领域的内涵缺乏深入的解读和整理。本文在梳理西方对领域概念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归纳了理解领域概念的三个主要视角,并基于西方
笔者根据本病的临床特征,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及病理X线征,运用针刺、按摩疗法,以达到疏筋活络,消肿止痛,加速骨折愈合及病变组织的吸收和关节功能恢复的目的,经过2-3个疗
会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