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法存在之根本在于其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社会需求,而价值是人们社会需求的直接体现,因此,以民法价值为确立标准分析民法原则的种类与内容,将直接改善民法基本原则混乱不一的现状。通过对民法价值进行演绎分析,最终确立了平等、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四项基本原则。具体而言,自由价值确立了平等原则与意思自治原则,秩序价值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共秩序原则,正义价值确立了善良风俗原则。其中,平等原则是具有自由正义观的平等,以形式正义为基础,以实质正义为追求。意思自治原则指民事主体在法律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其民事行为,不受非法干涉。诚实信用原则指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以诚实信用为行为准则。公序良俗原则指特定时间与地区的人们约定成俗的、不成文的、为大家所共同认可的基本社会秩序与最低层次道德需求。其中,四项基本原则之间是相互协调与支撑的合作关系,并不存在冲突。对于学者归纳的其他原则,如公平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绿色原则等,其内容与法律效果可以为四项基本原则所包含与代替,并不需要作为民法基本原则。最后,民法基本原则的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随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变化,因此,四项基本原则是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的,但未必符合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正> 一、生态意识产生的时代背景生态意识作为人类思想的先进观念,产生于20世纪后半叶。产业革命以来二百多年,人类依据先进科学技术武装的强大生产力,无限制地向自然进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在语言上可以表现为隐喻思维的不同。而翻译则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移植与交流活动。本文基于隐喻概念与经验的结构化理论发展过程,从隐喻思维在
<正>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科·肖邦(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在钢琴音乐领域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为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作品体
作为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凭借模糊的道德观以及远超常人的视觉想象力,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红字》是霍桑作品中最具有争议的一
以我国东北过伐林区 3种典型森林类型为对象 ,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来研究影响天然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林分因子 ,尤其是与森林经营有关的林分因子 ,从而通过经营来维持和增加物
以正硅酸乙酯、3-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无水乙醇、水和酸性催化剂为原料制备了硅溶胶,将其用于喷墨印花棉针织物的后处理,并进行了耐洗色牢度、耐摩擦牢度和手感的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和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分别选用高铝钛及TiC+Ti(C,N)+TiN复合的金属陶瓷在滑动轴承表面制备金属陶瓷膜层。采用金相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对不同金属
在总结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市场和行业分布及上市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海外上市给我国企业在迅速获得资金、加快国际化进程、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国际声誉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目的:研究肾脏24羟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种基因敲除小鼠。每种小鼠又分两种饲养方式。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钙浓度。用半定量RT—PCR法研究小鼠肾脏组织中1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