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捕集工艺中换热操作的模拟与分析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模拟分析研究了二氧化碳捕集工艺中的五组换热操作实验。五组实验分别为:冷热流体均为乙醇胺溶液的板式换热器E1;冷却水冷却乙醇胺溶液的板式冷却器E2;过饱和蒸汽加热乙醇胺溶液的管壳式再沸器F1;冷却水冷却CO2与H2O的混合气体的管壳式冷却器F2;冷却器冷却N2与H2O的混合气体的管壳式冷却器F3。  本文充分考虑五组实验中各股物流的相态变化,利用Property Analysis分别生成物性相图,分析换热过程中的相变情况。根据给定的工艺参数,利用Aspen Plus分别模拟分析五组实验的整个化工流程,得到各实验工艺流程的物性参数。利用Aspen Plus与Aspen Exchanger Design And Rating结合,模拟分析E1、E2的人字形波纹倾角对换热性能的影响以及设计E2的结构参数;利用Aspen Plus与AspenExchanger Design And Rating相结合,模拟设计含相变的复杂物系的F1;利用Aspen Plus与手工计算结合,模拟设计优化含相变的复杂物系的F2、 F3。  结果表明,人字形板式换热器:波纹倾角越大,流道阻力越大,压力降越大,传热系数也越大,换热效率越高。即波纹倾角=30°,L流道;波纹倾角=45°,M流道;波纹倾角=60°,H流道;换热效果依次增强。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气体流体均有相变,气体相变百分数分别为,F1:98.962%,F2:46.2%、F3:8%,此部分相变热用来提供体系换热的大部分热量。利用Aspen Plus与Aspen ExchangerDesign And Rating结合或是Aspen Plus与手工计算结合,可以模拟优化含相变的复杂物系的管壳式换热器。模拟和优化过程降低了实验费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相似体系的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工作,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其他文献
枸杞作为宁夏经济作物的支柱,倍受政府的关注。但是,各种自然病菌、病虫害以及环境和人为等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宁夏枸杞的果实质量和产量,其中枸杞根腐病病菌对枸杞的影响
在纳晶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载铂对电极的制备通常有电沉积、溅射和热解等方法。但电沉积法和溅射法所制备电极的载铂量均偏高,与纳晶敏化太阳能电池低价的特点不相适应;热解法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其催化活性也要优于前二者。本论文介绍了纳晶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载铂对电极的一种新制法—自组法。所制备的电极具有载铂量低、催化活性高的特性,比纯铂片对电极以及热解法制备的载铂对电极具有更高的活性。研究了自组法制备载铂对
锂硫电池理论比能量可达2600 Wh Kg-1,是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理论比能量的5倍,因此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下一代锂电池。但是锂硫电池受限于硫单质电导率低、中间产物多硫化锂(LPS)穿梭、体积膨胀等问题,导致其倍率性能差、硫单质利用率低和循环寿命短,一直无法满足商业化应用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与传统方式不同的“由内而外”的载硫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空心结构的微孔碳包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