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塔是一种极具时代审美风格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类型。保定地域遗存古塔30座,在实地考察和文献搜集的基础上,可按建造时间和建筑风格将其分为五类:唐塔2座,宋塔4座(含地宫),辽塔12座,金元塔7座,明清古塔6座。这些遗存古塔在建筑风格和文化特征上表现出较强的历史继承性和地域差异性。保定地域遗存唐塔较少,除具有唐塔的一般特征外,又具有地域特征:塔体量较小,内部厚壁中空或实心式,不能攀爬,建筑规格比较低。这与保定地域在唐代远离佛教中心区域有关。保定地域遗存的16座宋辽古塔从形制上体现了对唐塔较强的历史继承性,金元古塔则很好的继承了宋辽古塔的特征,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部分。在对遗存古塔实地考察和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考述的每一座古塔的形制特点,论述了此阶段保定地域古塔发展演变的规律:(1)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古塔主要分布于保定地域的北部、西部和南部的特点,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保定地域西部北部山地较多,佛寺院建筑一般不与民争地以及辽金崇佛风气的影响有密切关系。(2)保定地域的辽塔能攀爬登临的较其他地方多,这与保定地域处于宋辽边界,战事较多以及模仿唐代楼阁式塔有关。(3)在造型和装饰上与时代审美趋向比较一致。保定地域遗存明清古塔数量少、水平较低,这与保定地域文化在明清时期处于京畿政治重心与南方经济重心两弃的地位,难以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有关。但文峰塔的发展体现出佛塔在功能的儒化、道化和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