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氮肥(T1)、常规施肥(T2)、减氮20%配施硼硅肥(T3)、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T4)、减氮20%配施氮肥增效剂(T5)、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配施硼硅肥、氮肥增效剂(T6)6个处理探索化学N肥与氮肥增效剂、有机肥、硅肥和硼肥的合理配施,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减少化学氮肥施用量和氮磷流失风险,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1)与常规施肥相比,减氮处理中减氮20%配施硼硅肥处理早稻略有减产,而晚稻略有增产效果,但增减产效果不显著;早稻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减氮20%配施氮肥增效剂、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配施硼硅肥、氮肥增效剂处理早稻均明显减产,晚稻有增产效果,增产2.02%-4.07%,但增产效果不显著。2)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氮处理均能提高双季稻氮肥利用率,其中减氮20%配施硼硅肥处理能显著提高双季稻的氮肥利用率,早、晚稻分别提高38.01%、51.01%。除减氮20%配施氮肥增效剂处理外其余减氮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均有所提高,减氮20%配施氮肥增效剂处理相比常规施肥早晚稻分别减少4.69%、5.08%。所有减氮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之间农学利用率差异不显著。减氮20%配施硼硅肥处理和减氮20%配施氮肥增效剂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能够提高双季稻氮肥偏生产力。3)田面水中全氮、水溶性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浓度随着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流失风险也增大;与常规施肥处理比,减氮处理均能不同程度上降低田面水中的氮素含量,降低田面水氮素流失风险,其中减氮20%配施氮肥增效剂的效果最好;施氮肥后一周是氮素流失的高峰时期,随后各处理田面水氮素浓度差异变小且流失风险也变小。4)各处理早、晚稻总磷浓度来看,不施氮肥处理的田面水磷素浓度低于其他处理,减氮20%配施硼硅肥、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配施硼硅肥、氮肥增效剂处理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从而增加了田面水中磷素的流失风险。在没有减磷的情况下配施有机肥、氮肥增效剂对减少田面水的磷素流失风险的效果不明显。施磷肥后9天左右是磷素流失的关键时期,之后各处理磷素浓度趋于一致,变化规律趋于平稳;磷素的流失风险会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5)早稻减氮20%处理相比较于常规施肥处理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晚稻减氮20%处理相比较于常规施肥处理光合速率均有所增长,平均增长30.99%。综合早晚稻产量与光合速率来看,产量与光合速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6)有机肥替代20%化学氮肥处理能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施氮肥处理会增加水稻对土壤中碱解氮的消耗;减氮20%配施氮肥增效剂处理会提高土壤碱解氮的含量,相比较常规施肥早晚稻分别增加了12.62%和5.35%;减氮20%配施硼硅肥处理降低了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