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代社会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由于磷被认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同时内源磷的聚集给湖泊富营养化带来了潜在威胁,因此削减和控制内源磷的释放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由于磷被认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同时内源磷的聚集给湖泊富营养化带来了潜在威胁,因此削减和控制内源磷的释放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内源磷的控制。然而,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植物修复去除率较低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提高去除率,一种新开发的除磷材料水化硅酸钙作为基质被应用于植物修复技术中,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抑制内源磷释放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这种新型材料水化硅酸钙的除磷能力及其除磷原理,考查了水化硅酸钙对底泥磷释放的抑制效果,并采用磷的形态分析方法分析其对底泥磷迁移转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结晶法与植物法相结合,研究了水化硅酸钙-植物系统对底泥磷释放的抑制效果及对底泥磷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化硅酸钙的除磷能力极强,单位除磷量最高可达194.11mg/g。且它对底泥磷的释放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静态条件下,实验进行50天后,投加100g水化硅酸钙实验组磷的释放量只有正常释放量的1/10。这种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水化硅酸钙能够将底泥中易释放的铝磷、铁磷转化为钙磷和可交换态磷,其中主要以稳定的钙磷存在。投加50mg水化硅酸钙使底泥中的铝磷、铁磷占底泥总磷的比例下降了26%,而钙磷则增加了24%。研究还发现水化硅酸钙的投加能够促进穗状狐尾藻对底泥中可交换态磷的吸收,使底泥磷向植物转移,并促使植物生长。实验进行35天后,投加水化硅酸钙的实验组植物含磷量比未投加组高出76%,且投加水化硅酸钙的实验组株高及生物量都高于未投加的实验组。另外,水化硅酸钙的投加会引起水体pH上升。静态实验中,pH最大达到了9.3。但植物对水体pH的变化能起到缓冲作用,使上覆水pH值基本维持在8.5~8.9。反过来,pH的升高又能够提高晶析除磷的效果,促进结晶反应的持续进行。实验证明,较高的pH是水化硅酸钙起到控磷效果的条件。
其他文献
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对光伏电站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光伏电站电气结构模型中各器件的指数分布的失效率,运用故障树理论建立了集中式光伏电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是符合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核心目的是开发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案例教学法案例资源,并将开发出的案例用于探究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影响的应用研究中。通过文献资料、报纸、期刊、杂志、生物教辅书籍、互联网以及生活实践等多种信息来源渠道,收集可能的案例教学资源,探讨
鲁敏是一位擅长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的70后作家,其作品《六人晚餐》运用浮世绘的小说技法、六棱体的心灵化叙述和玻璃屋寓意式的叙事格局,相当生动和富有延展意味地书写出了90
在对领导力、护理领导力进行概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领导力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护理领域的理论研究现状,从而引申出国内外护理领导力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
目的:探讨组合应用多种激励手段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届67名护生为对照组,2010届90名护生为实验组,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将多种激励手段组合应用于
氟苯尼考是一种新型广谱抗菌药,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鱼、虾及畜禽细菌性疾病,大量试验结果证明该药具有用药剂量小、抗菌谱广、安全性高等特点,在水产养殖及畜牧业上有着广阔的
<正>近日,中国联通集团公司2018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表示,新型城镇
艺术创作是一种面向他者的审美创造活动,传播是艺术的内在取向。艺术自诞生起就与传播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发展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艺
<正>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与完善院前急救-院内急救-ICU一体化急诊建设模式。1、院前急救-院内急救-ICU一体化急诊建设模式与其他急诊建设模式比较的优势:1.1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