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筹还国债运动探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la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满目疮痍。在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更使清政府背负了沉重的债务。同时,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状况也迫使其不得不进行改革以维护其统治,清末新政便是这种社会状况下的应激反应。因新政而产生并强大起来的商会组织,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作用,并试图通过运用其所拥有的社会的力量,实现为国分忧、为民请命的使命。由天津商会发起的1909至1910年的全国性的筹还国债运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事件。所谓筹还国债,是指由天津商会发起,试图动员全国各社会阶层,通过民间筹集的方式,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替清政府归还因甲午、庚子两次战争赔款所欠的巨额外债,以避免列强借外债问题监督中国财政的严重局面。这个号召震动全国,产生了一场为时一年之久的全国性运动。本文将全面考察这场运动。主要分三个部分:首先,天津商会是如何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筹还国债运动的。其次,各省的绅界、商界、学界是怎样响应天津商会的号召开展运动的,在这场运动中,历来与民间运动持对立态度的清政府是如何与运动保持良好关系的。再次,运动持续了一年最终失败了,它是怎样失败的,为什么会失败。本文将通过以上问题剖析,理清清末筹还国债运动的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借以考察以天津商会为代表的商会组织在市民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今人对筹还国债这场大体了解但知之不深的事件,有个基本清晰完整的概念。
其他文献
校园招聘中被淘汰应聘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意图很少受到关注,突出表现为大量应聘者被企业默拒。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探讨校园招聘中被拒方式对被淘汰应聘者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显
本文是在搜集整理民国河北土地契约的基础上对民国的河北契纸做进一步的研究,意在突出契纸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契纸所反映的社会情况。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同一时期
“大跃进”时期的技术革命运动是一个不为研究者注意却又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技术革命运动是“大跃进”的引擎,是毛泽东试图超英赶美以及与苏联争雄所凭借的主要手段
软土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工公害问题日益突出。为得到软土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变形时空演化规律,文章以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建立考虑淤泥地层蠕变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必须解决下列问题: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涵与地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纵向演化与横向比较,生态文明制度的需
<正> 乳制品在中国的市场渐渐普及,其辅助专用产品也相继出现。 BMI公司为食品工业供应标准的产品,如全脂奶、脱脂奶、奶油和甜乳清粉。其Biolan品牌包括一系列专用产品,因利
宁案,又称南京事件,指1927年北伐军队攻占南京后发生的暴力排外事件。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进入南京。在北伐军掌控局势之前,局面一度混乱,外国使馆、学校、商业机构和住宅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