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的语⾳学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约有三亿英语学习者。虽然他们很早就开始学习英语且多数都有超过十年的英语学习史,但多数人都被困在“哑巴英语”的困境,2019EF英语水平指数显示能够流利使用英语对话的学习者不到一千万人。同时,不同方言区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也展示出不同的语音问题。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作为使用东北官话松辽片的代表,其英语发音受母语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发音特点。如何改善其英语发音情况值得语言学家和英语教育专家的关注。
  停顿是“语流中的无声段”,是听话者判断说话者口语流利度时最容易感知的元素,同时也是测量二语学习者口语流利度时最基本也最可靠的时间指标。流利的口语通常意味着停顿频率较低,停顿时长适中,停顿位置恰当。停顿次数过多会肢解语言结构,停顿次数不足会破坏语调短语的独立性;停顿时间过长会造成说话人的犹豫,时间过短会带来焦虑;停顿位置错误会给听话者错误提示,传递错误信息。因此,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停顿不仅反映出说话者口语流利度不高,还会阻碍二语学习,并且影响交流。
  近年来语言学家对一语以及二语中的停顿现象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只讨论了停顿的频率和时长,并没有定性分析停顿位置。其次,研究角度局限在二语流利度的框架下,仅将停顿做为判断或者提高二语流利度的工具,并没有直接讨论二语学习者实施停顿的特点以及二语学习者是否有停顿偏误。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二语学习者停顿的特点,本研究对比了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和美国英语本族语者篇章朗读中的停顿频率、时长以及位置的差异,总结了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的停顿特点以及偏误,并尝试利用母语迁移理论和信息结构理论分析出现这种特点和偏误的原因。为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1)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频率、时长以及位置分布有什么特点?
  (2)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有什么偏误?
  (3)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特点和偏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本研究从AESOP语料库中选取由十名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五男五女)和十名英语母语者(五男五女)朗读的由749个单词组成的童话故事《灰姑娘》为朗读语料,利用Praat语音标注软件、参考IViE标注方法对录音文本从正则层(orthographic tier)进行标注,运行脚本提取出停顿频率、时长和位置等数据,然后用Excel、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长春方言区中国英语学习者停顿频率、时长以及位置分布的特点,并对照篇章信息结构进行偏误分析,利用母语迁移理论解释停顿特点以及偏误出现的原因。研究发现长春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停顿特点明显,偏误较多。主要研究发现如下:
  (1)相比于英语本族语者,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呈现出“多、短、乱”的特点。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停顿频率高于本族语者,除句间停顿频率与本族语者接近之外,其余各类型停顿频率均高于本族语者。其次,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停顿时长短于本族语者,交界停顿以及非交界停顿平均时长均短于英语本族语者。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存在停顿偏误且偏误频繁,短语内停顿、词内停顿以及其他位置停顿比例均高于英语本族语者。整体来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篇章朗读中停顿位置出现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较高,规律性较低,个体差异较大。
  (2)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停顿偏误的问题出现在词内、短语内以及其他位置三个层面。词内停顿主要出现在多音节形容词和名词内、动词过去式或过去分词“-ed”前以及复数名词内。短语内停顿主要出现于名词+名词组成的名词短语以及动词过去分词或过去式+介词组成的动介短语内。其他位置停顿偏误出现更加随意和不确定,不恰当的省音、并列成分停顿省略、不定式标记“to”前后、连接词前后、关系代词以及关系副词前后都出现停顿偏误。
  (3)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停顿偏误可以归因为中文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中文与英语的差异造成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停顿偏误。中文单词多为单音节词,英语多为多音节词;中文是音节语言,英语是重音语言;中文是声调语言,英语是语调语言;中文是意合的语言,表达意义时不依赖句子结构,英语是形合的语言,句子结构对于表达意义十分重要。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在朗读过程中重读非实意词,在分析长难句信息结构时存在问题导致了停顿偏误的出现。
  本研究总结了长春地区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停顿的特点、偏误并尝试讨论其出现的原因。希望本研究可以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正确实施停顿、提高口语水平提供参考,为同类研究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社会强国道路上突飞猛进。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领导下,中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同时,对全球治理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提出了多项务实主张。然而,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全球化理念的全面开放的态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国家政策、国际环境等
学位
随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组织领域党组织“全覆盖”工作的推进,社会组织党建相关问题成为政治学与党建理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关注社会组织党组织建构的逻辑并开展了实地调研,梳理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全覆盖”中基层党委的工作与社会组织党组织建构案例的情况。实际工作中存在三类常见的社会组织—专业性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组织与社区服务社会组织。它们应要求建立党支部并适应性地开展丰富的组织活动,形成了对业务与党务关系的差
当代欧洲穆斯林移民的身份构建以及融入欧洲社会成为影响欧洲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国家”与“宗教”的不对称,即欧洲国家与伊斯兰教信徒的融合困境。可以说当代的欧洲穆斯林移民面临着日益凸显的国家身份认同困境。  本文以穆斯林的视角出发,探析欧洲穆斯林的国家认同问题。首先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讨论了国家认同的内涵和国家认同的三个层次,包括对身份认同的认知、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兼具屯垦与戍边任务的特殊组织,更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借鉴中国历史上屯垦戍边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组建起第一个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世纪60年代后期,为应对紧张的国际局势和复杂的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借鉴新疆兵团的模式,1968年到1971年间,中共
施行了23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在带来显著的总体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存在利益分配不均、就业难以解决等问题。为改善NAFTA框架下美国贸易相对收益较少,国家实力相对衰退、国内经济、政治发展困境等问题,特朗普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计划,调整NAFTA政策便是其贸易政策改革中的重要一部分,集中反映了特朗普本人及其政策团队的经济政策理念。调整NAFTA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法
学位
各种国际关系理论都认为国内政治很重要,它在国际体系中对每一个国家的影响都是不容否认的。马达加斯加是一个非洲国家,体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具体的特征。马达加斯加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自1960年从法国殖民独立以来,它见证了多种影响国内形势和外交关系的模式。  当谈到国内情况涉及到几个重要的事实。其一是循环政治上的危机,这种危机以不同方式影响外交关系并带来不同的后果,大多是负面的效果。提及几个案
由于中国对香港的政策以及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香港经济的未来与中国内地的经济紧密联系。香港政府和商业界已经认识到这一事实:没有与内地的紧密联系,香港的经济会被边缘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的开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其必须调整经济以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的要求。《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安排》或者CEPA)使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香港,得以在2006年中国加入
学位
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发轫于1950年代,至“文革”十年渐入高潮,随着“文革”结束而落潮。其间几经波澜起伏,逐渐从小规模、区域性的个别社会现象转变为大规模、有组织的全民性社会运动。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中,衍生出了知青作家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群落和知青文学这一显现中国特殊时期社会思潮的文学样态。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沟通中国城乡、辨识城乡经验差异的重要纽带。毋庸置疑,知青作家出现的重大前提是上山
学位
吕志青的小说被定义为“智性小说”,这是因为吕志青的创作经常运用隐喻、戏仿、反讽等现代小说技巧,常常会产生一种陌生化的艺术化效果,并形成智性的幽默品格。他的小说中渗透了对存在的哲思,但绝不是一般而言的“哲理小说”,他对在的追问并不故作玄奥,反而极具可读性,这既是因为他的小说贴近现实,有扎实的创作土壤,又在此基础上,有意运用各种技巧,设置悬念、悖论。  吕志青的创作注重哲思,运用多种现代小说技巧,且十
学位
尼克松执政后,提出“尼克松主义”,美韩关系出现了较大调整,驻越韩军撤军问题开始提上日程,两国展开了关于驻越韩军撤军问题的协商。  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政府对外进行战略收缩,其中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缩减美国在海外的驻军。驻越美军开始大批撤离的同时,驻韩美军的撤军也在所难免。驻韩美军的撤军计划直接引发韩国的安保不安,韩国欲用驻越韩军与美国进行交易,但是美国没有妥协,依旧按照原计划撤走了两万人的驻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