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科举与诗歌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XSD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科举制度创立以来,对中国古代士人生活影响最重大者,莫过于斯。科举制度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统治者用它来调节和控制士人,士人的生活方方面面与之息息相关。即以清代而言,满洲贵族自关外入主中原,武功实现了天下的一统,但是接下来所要面临的任务是重建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这对少数民族统治者来说是一个更难完成的目标。如何让因为“中原陆沉,衣冠礼乐涂炭殆尽”①而产生巨大离心力的汉族士人臣服,满清统治者充分利用了科举这一利器。论文分为上下两编,以清代科举制度为考察背景,清代诗人的科举遭遇为立足点,研究科举如何影响了士人的人生命运,并因此影响了他们的诗歌创作。以典型诗人为切入点,考察该诗人所代表的一类士人的创作所共同形成的一个时期的诗风。上编题为“故国哀歌到升平暖响”,讲述清初诗风如何在科举的影响下从明清之交遗民诗的悲凉慷慨一变为“神韵诗”的温柔空灵。顺治至康熙初年频发的科场案,是满清统治者的暴力武功的延续。康熙帝亲政之后,天下安定,遂有博学鸿儒科之开以实现文治。特科之后,士人复明之心大为消减,之前慷慨激越的遗民诗创作也随之消歇,这时王士禛通过畅达的科举和登上仕途,并借助官位领导诗坛,“神韵诗”帮助康熙朝建设出了和谐清明的文化氛围。雍正年间科举的大事发生在浙江。因为对浙江士人有很深的偏见,雍正下诏停浙江科举,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严厉惩罚。经此冷酷制裁后的浙江士人,在科举恢复之后仍然无法恢复对朝廷的信任和热情,厉鹗为代表的“浙派”诗人清冷幽寂的诗风即在此背景上产生。乾隆朝又开博学鸿词科,这次的特科却和康熙朝有很大差别,选才取士都极为严苛。同时乾隆二十二年起科举加考试帖诗,在翁方纲等考官的推动下,形成了乾嘉时期士人埋首经术、诗风古奥晦涩的特点。下编的标题为“科举存废与诗歌演进”,研究清王朝由盛转衰及真正进入末世后,国家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科举制度所发生的改革,以及科举废除等种种变迁对诗人创作的影响。乾嘉间的士人逐渐对朝廷失去信心,无法再出现清代前期那种大僚居庙堂而号召天下诗坛的局面,创作力量普遍下移。重要的诗人可以分为这么三种来考察:盛年退出官场的诗人,如赵翼、蒋士铨、袁枚等“乾嘉三大家”;执意远离科场的诗人,如厉鹗、“扬州八怪”等;科举失意的诗人,如黄仲则、王昙、舒位等。从龚自珍开始,末世觉醒的士人从科举的腐败也看到了统治者的腐朽,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同时孜孜不倦地呼吁改革。清代末期对科举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希望挽狂澜于既倒。在新政的推动下,古典诗歌发生了相应的调整、改革,并最终在科举制度废除后,经由近代诗歌过渡到现代诗。研究士人的思想和创作,科举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清代科举制度的一系列政策变迁加以考察,分析其对士人的影响,据此勾勒出科举与诗歌之间交互影响、互相作用而推进的清代诗歌的演进史。
其他文献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琐碎、繁杂而且要尽可能面面俱到的工作。单靠一个人是很难做到这些的。如何在工作中发挥班级每个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是班主任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对币1用蒸发器和冷凝器作为海水淡化系统的冷、热源的热泵式海水淡化装置,通过数学建模、实验研究、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比较了蒸发式冷凝器、水冷式冷凝器及空冷式冷凝
本文从内部控制、企业征信建设、个人征信建设等七个方面建立征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对北海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部门三年的绩效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旨在进一
语文课堂,是展示语文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阵地。情感渲染的教学艺术是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设疑激趣的教学艺术是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
制备载银活性炭,比较载银活性炭对不同浓度甲基橙溶液和COD的吸附量,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的吸附剂,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或是微污染水的二级处理等领域。
在金融创新和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季节性异常波动现象日益突出,对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管理的压力日益增大。当前金融"混业经营"日益明显,而分业监
背景:白细胞介素36(IL-36)为一种归属于IL-1家族的新型促炎因子,能促进细胞增殖,诱导炎性介质分泌。其主要在皮肤疾患如银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肠道、肾脏、关节等
随着产品同质化进程的加大,市场细分程度的加深,如何针对目标消费者进行有效的广告效果研究成为每个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体育明星由于其本身的特征,越
遥感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多光谱分类、环境监测和图像镶嵌等不可缺少的步骤。本文讨论了遥感图像领域中重要的和最新的配准算法,将配准方法划分为基于区域的配准、基于图像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冰雪事业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绝佳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一批满足时代要求的冰雪体育创新人才。设置冰雪运动专业的体育院校通过规范冰雪运动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