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和民主时代,随着世界各国政府透明化改革的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我国在2008年5月1日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是促进政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构建民主政治、法治政府以及建设社会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应从立法背景、立法目的出发,使当前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更加符合其立法初衷。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文献,选择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阐述具体内涵,针对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深度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借鉴其他学者观点,运用数据调查和整理的方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意见,推动信息公开的发展。全文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研究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概述。首先对政府信息公开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从信息公开的内涵、外延辩证的相互间关系,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概念,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分析,以及相关的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中的“人民主权原则”、“知情权”“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基础这几个方面详实的进行阐述,其次深刻的理解了政府信息公开是促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形象、构建阳光政府的必要程序,以及其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国内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进行概括总结。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描述,可看出其演进历史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从《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到2008年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过程与发展,可以看出其制度趋于完善,更好的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公开的理念和需求高度重视,这些成果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信息公开对于法治政府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一系列的调查数据发现,就目前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实施推动过程中的问题来看,的确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所以,认真思考和分析了我国施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现状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可以看出从观念、规定及实施机制这几个方面还需要改善,如:政府信息公开的价值取向困境、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的不明确性、政府信息公开监管机制的缺乏、政府信息公开的不均等性、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操作性问题都是制约信息公开进程的因素。第五部分在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与完善的建议。首先从转变政府职能到完善工作机制、范围的明确,注重信息网络建设这几方面都进行了阐释与探讨。作者根据以上的阐述、梳理和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概念、范围入手,结合其内在原因指出了在现阶段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建议和对策,来更好的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的作用。进而得出应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具体是政府的行政人员观念上的改变,应致力于信息之公开,并使其成为执政理念,着力提升信息公开的意识;明确界定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及例外规定,只有在信息公开的原则下,才能谈信息公开的例外、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列举式规定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监管及责任追究机制,设立政府信息公开监督电话、微博、微信、网站等多种监督服务平台,落实政府信息主体义务责任;因地因时制宜地逐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均等性、平衡性,可以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扩大影响力;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这几方面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府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