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弊端不断显现,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高校是创新的重要阵地,而提供知识服务是高校创新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国家对高校发展的资金支持越来越多,高校发展所需资金比较充足。但是,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呢?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关注高校知识服务绩效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的重要任务。因为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进而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所以,研究高校知识服务绩效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论述了知识服务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述评,此外,遵循全面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原则构建了高校知识服务绩效评价指标;其次,通过相关性、信度、效度以及适配性检验,最终筛选出以科技经费政府资金拨入、科技经费企事业单位拨入、R&D全时当量人员和科技课题当年支出经费为投入指标,以专著数量、学术论文、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成果授国家级奖、授权专利数和硕士毕业人数为产出指标的10个知识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最后,利用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研究了高校知识服务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表明:第一,100所211高校中,70%高校知识服务的综合效率是DEA无效的,30%的高校技术和规模同时有效,42%的高校不仅技术无效而且规模无效,28%的高校是技术有效,规模无效。第二,基于现有产出,70所非DEA有效高校知识服务实际投入都比生产前沿面目标投入大,都有大量的投入冗余,其中科技课题当年支出经费高于平均值高校数最多,占比40%。第三,基于现有投入,70所非DEA有效高校知识服务中,45.71%的高校专著数量产出不足,14.29%的高校学术论文产出不足,65.71%的高校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产出不足,20%的高校成果授国家级奖产出不足,55.71%的高校授权专利数产出不足,38.57%的高校硕士毕业人数产出不足,即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产出不足高校数最多,其次是授权专利数。第四,2009-2014年高校知识服务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967、0.954、1.015、1.008、1.006,增长率分别为-3.3%、-4.6%、1.5%、0.8%、0.6%。结合平均值和知识服务平均效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的波动引起的。第五,2009-2014年100所211高校中,有38%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大于1,即6年内只有少数高校的平均综合生产率有所提高,其他大多数高校平均生产率都是下降的,且将近一半高校知识服务全要素生产率都在平均值以下,没有达到平均水平,因此,211高校知识服务生产率需要进一步提高。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知识服务绩效并结合高校发展规划对高校知识服务活动提出了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