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uo12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常见的调控手段,经常被各国中央银行运用到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来。一般认为,当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抑制经济过热;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但是相同程度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的效果是否一致,这一问题给学者们和货币政策制定者带来很大的困扰。解决了这一问题,货币政策制定者就可以根据当前经济形势更为精确的施行货币政策,避免因货币政策强度不足或过重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探讨,即讨论相同程度的紧缩或扩展性货币政策给经济的抑制或促进作用是否相同。虽然古典学派的学者们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中性的),实行紧缩或者扩展的货币政策只会使物价下降或者上涨,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并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作用。然而,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经研究得出,虽然长期来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中性的),但短期的确会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这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理论依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者们都想当然的认为程度相同但方向相反的货币政策给经济带来影响的程度也一定是相同的。直到1992年,Cover运用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发现,相同程度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并不总是相同的。首先,本文对国内外“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相关理论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早期,学者们在“货币政策是否存在非对称性”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研究“货币政策具有非对称性”问题,研究视角已经不限于探讨相同程度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给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广度方面,学者们将“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含义范围拓宽,发现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通货膨胀水平下、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产业之间、不同企业之间,相同程度的货币政策带来的效果却是不同的。研究深度方面,学者们一方面着力探究产生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原因,一方面积极运用更为先进的计量方法和模型使得研究结果更为精确。一般认为,主观预期和市场信心的非对称性、利率期限结构、价格粘性、经济主体异质性、地域异质性、信息不对称性、金融摩擦、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信贷配给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等因素是造成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主要原因。Cover (1992)最初提出货币政策非对称问题时,采用的计量方法是两步OLS法。随着近年来计量方法的不断创新,学者们将VAR模型、STR模型等较新的方法运用到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研究中来。而在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选取上也越来越多样化,一般采用货币供应量、利率和其他学者自己构建的指标来代表货币政策方向及强弱程度。其次,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并没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在较长的时间中,我国的银行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她兼具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逐步分离出来,银监会、证监会等金融行业监管机构陆续成立并履职,中国人民银行才开始专司中央银行职责。一般而言,国内外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主要集中于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四大目标,官方公布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根据我国经济金融所处的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在不同阶段实施的货币政策侧重点不同。1984年—1997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1998年—2002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经济增长;2003年—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币值;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又转向刺激经济增长。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调控经济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市场化。再次,从商业银行视角构建了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的理论模型。学者们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非对称影响的途径和渠道多基于市场的非完全性,在模型的建立上也是从参与实体经济的各个经济主体的角度上构建的。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可知,银行的贷款利率决定企业的融资成本,企业的融资成本决定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的投资又会对企业的产出进而对经济总产出造成影响。因此,模型从商业银行的经营入手,刻画了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面临的双重约束——流动性约束(银行拥有的流动性资产必须覆盖一定比例的负债)和资本金约束(银行的自有资本必须覆盖一定比例的负债),并进一步证明了在同一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约束起作用。由于双重约束的存在,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的变化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是非对称的。而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作为企业的融资成本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投资额度,所以中央银行的政策利率(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会对企业的投资、产出,乃至整个经济的产出产生非对称影响。最后,运用模型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运用小波分析、TAR模型、STAR模型多种计量方法,选取1995年12月-2016年10月的月度数据,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实证结论与理论模型拟合较好。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非对称性。因此,中央银行寄希望于大量的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是行不通的。在短期内,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刺激经济的效果。中央银行如果想对经济进行“强刺激”,不应该一次性的实行较大幅度的货币政策,而应该一步步的逐次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因为这样的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食(药)用菌具有降血糖、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攀升,对于其降血糖活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国内外对虫草、姬松茸、桦褐孔菌、灵芝、灰树花、黑木耳、猴
与现代流行的酵母发酵法相比,酸面团发酵是一种更为原始、天然和健康的发酵方法,拥有更好的风味。现代面包制作工艺赋予了酸面团面包新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受到面包师及顾客
自来水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来水水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对净水生产的自动化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山西某新建净水厂的工程需求基础上,结合净水处理工艺,完成了净水厂生产运行的分布式自动控制及实时监测系统设计,开发了基于WinCC的全厂生产运行监控的管理层集中监控系统,包括硬件电路搭建、软件系统开发及通信连接配置。本文具体工作内容
堵与疏周德刚当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稳定教师队伍,防止教师流失,许多地方采取了“堵”的措施。如某县规定,教师转行,应根据其学历的高低上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狼疮性肾炎(L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38例,根据有无LN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将SLE患者分为
<正>弹指一挥间,半年已过。在这半年时间里,美英市场在政策、市场、零售、知识产权这四大板块都有重大事件发生。通过回顾这些事件,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美英市场大势。政策政
2006年~2008年进行扁吻鱼人工繁殖研究期间,比较了不同孵化方法的孵化效果。结果表明:孵化盘和网箱孵化的静水孵化效果最差,孵化率不足70%;桶式孵化器孵化率在63%-90%,随孵化密度的增
长时间以来,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以管理驱动为原则,主要是围绕政府在管理方面的需求,目的在于为解决政府自身业务发展而展开。其中未来电子政府的建设方向更加重视政府公共服务
目的 探讨关口前移管理模式对降低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O)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病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