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滤是几乎所有城市饮用水厂都采用的一道处理工艺,当滤池的过滤水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对滤池进行反冲洗。水厂用于滤池反冲洗的水量一般占到水厂总产水量的2%~10%。目前国内大部分水厂是将反冲洗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或者城市下水道中,这种处理方式既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又给城市污水处理厂带来了严重的负担。随着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反冲洗废水的回收利用是必然趋势。由于反冲洗水的特殊性,其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有毒有害金属及天然有机物成分,如回收处理不当,会给水厂出厂水水质带来安全隐患。在目前研究的各项反冲洗水回用技术中,膜技术只经一个处理步骤就可使反冲洗水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具有占地省、操作方便、出水水质好等多项优点,是最有潜力的一种新的处理方式。而国内相关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在北方某水厂进行膜处理反冲洗水的研究非常必要。本论文首先比较了中试膜装置在不同的过滤周期运行下通量的衰减及膜出水水质情况。结果表明30min、45min、60min三种过滤周期中,45min时是最优的。所监测的水质参数值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相应值,且出水水质相当稳定。其中膜出水中总铁的平均浓度为0.12mg·L-1,CODMn平均值为0.53 mg·L-1,浊度<1NTU.在运行过程中反冲洗废水平均回收率为89%。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进水水质对膜处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浊度对膜通量衰减影响很大。当膜进水平均浊度为8.5NTU时,膜装置运行15h后通量降为初始值的46%,而当膜进水平均浊度为1.8NTU时,在相同的运行时间内膜通量仍为初始值的81%。膜的化学反冲洗是膜寿命以及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实验中比较了2%柠檬酸、2%三聚磷酸钠复合0.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0ppm NaClO三种化学清洗剂配方对膜污染的清洗效果,综合权衡之后,认为当膜前后两次化学反冲洗间隔在7天以内时,使用2%柠檬酸及100ppm NaClO两种清洗剂即可以使膜通量基本得到恢复,且这两种化学清洗剂配置及在清洗中操作均较方便。经估算,用膜处理回收反冲洗废水时,总处理成本约0.30元·m-3。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操作方式对减轻膜污染的效果,试验中用一套小试装置考查了通入气体后形成气液两相流过滤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处理反冲洗水时,通入气体形成气液两相流对膜通量及截留性能的提高没有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透过液中溶质浓度增高。在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在膜初始过滤的5~15min内,吸附可能是膜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