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电极材料的设计构筑及电化学性能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zj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极材料是影响和制约锂/钠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对电池体系的整体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电极材料对锂/钠离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铁基电极材料因具有高容量、长循环寿命、低毒、低成本和良好的安全性能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但是此类材料的本征电子电导率较低,致使其表现出较差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改善铁基电极材料的电导率、提高结构稳定性和优化电化学性能的角度出发,采用水浴和溶剂热等方法分别设计构筑了Fe3O4@C负极材料和LiMn0.6Fe0.4PO4/C正极材料,并分别研究了Fe3O4@C在锂/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以及LiMn0.6Fe0.4PO4/C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乙酰丙酮铁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采用水浴法合成了铁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并通过改变烧结温度对其进行可控热解得到了具有不同颗粒尺寸的碳限域Fe3O4纳米颗粒,并分别研究了其储锂和储钠性能。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小尺寸的碳限域Fe3O4纳米颗粒在0.2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之后,其容量高达912 mAh g-1,表现出优异的储锂性能。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该材料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的初始容量可达588 mAh g-1,循环50次之后容量稳定在290 mAh g-1,表现出优异的储钠性能。该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多孔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颗粒尺寸的可控调节。这种多孔碳骨架限域的小尺寸Fe3O4纳米颗粒的独特结构能够缩短离子扩散路径,同时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抑制活性材料的团聚和粉化,确保活性材料的结构稳定性。(2)以蔗糖为碳源,草酸为抗氧化剂,采用溶剂热、球磨和固相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LiMn0.6Fe0.4PO4/C正极材料,并对烧结温度进行了优化,最终得到了不同形貌结构的目标产物。以金属锂片为对电极,组装成锂离子半电池,探究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650oC时,该材料表现出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2 C(1 C=0.17 A g-1)的电流密度下,起始容量为119 mAh g-1,循环80次之后,容量上升到149 mAh g-1,同时该材料在2 C大电流密度下也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该材料优异的储锂性能归因于其独特的纳米纺锤体形貌结构,即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该结构有利于电解液到电极材料的渗透,可提高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有效接触面积,缩短锂离子的传输路径,进而提升该材料的储锂性能。
其他文献
湿地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湿地水文过程如水位、淹水概率、淹水深度等水文因子控制着湿地的形成和演化,对湿地植物的组成与生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鄱阳湖作
4月“中华环保联合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在京召开,作为大会的共同发起方之一,中国移动通信开展了一系列环保主题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旗下高端品牌“全球
报纸
分析了国内外钻孔救援技术、煤矿救援探测机器人及矿山钻孔救援探测机器人的研究现状,指出将煤矿救援探测机器人和管道机器人的研究成果与矿山钻孔救援的探测需求相结合,可以
<正> 1 特征特性 属大叶品种,株型直立,株高60~70厘米,苗期长势强,茎绿色、粗壮,复叶大,花白色。薯块长条形,表面光滑,黄皮白肉,横茎6~8厘米,纵茎12~18厘米,单重250克左右,皮薄,
期刊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理学上脑胶质瘤分为高度恶性和低度恶性两种类型,两种胶质瘤虽然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均以手术为主,但术后治疗及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以及对肺组织notch1、jagged1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notch信号通
期刊
本文讨论了信息学奥赛中程序设计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立足于信息学奥赛这一中学阶段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课堂,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中学程序设计教学的研究。注意到其中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往往被忽略,导致一大部分学生以获奖为目的参加竞赛辅导,既不利于信息学竞赛的健康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长远发展,更违背了为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选拔计算机人才而举办竞赛的初衷。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兴趣起源于动机,动机的产生
前言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与空气污染,吸烟有关的城市人口中,肺癌居常见肿瘤
燃料电池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符合世界能源逐渐匮乏对新型发电装置的需求而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低效的阴极氧还原反应却严重制约了燃料电池的发展,因此寻找高效且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