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我们的社会也步入转型期。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不断凸现出来。面对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官员贪腐日趋猖獗、社会不公越来越普遍等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人民群众对于这些社会矛盾的不满也更为强烈。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不断普及,信息的传播和互动更为方便。人民群众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政府,甚至是给政府管理部门施加影响,继而间接参与社会的管理。 由于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意愿不断增强,当今的社会管理要求打破公共管理权力的封闭性,提供制度化的途径,开放各种渠道,让公民和各种社会组织合法地分享各种社会管理权力,鼓励他们参与到公共事务之中去,表达自己的利益愿望,并对公共权力的运行实行有效的监督。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的政府机关还运用传统的管控模式,不习惯于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的管理。交通作为一项传统的政府管理领域,其所发生的事故处理在演化为公共事件的起因与过程里,都折射和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普通交通事故处理与社会公义及公权力监督的社会管理参与的意识和愿望,但同时也暴露出社会非理性的一面,需要政府对公共舆情的客观而公正的积极引导。 本文试图厘清由交通事故这一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普通事件如何演变成为公共事件,并且运用社会心理、社会冲突、非直接利益冲突、社会均衡等理论来解释其中的演化原理,并且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法,帮助政府有关部门妥善解决类似的公共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