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医各证候阶段外周血单胺类神经递质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老年抑郁症不同证候阶段患者的性别、年龄、证型等基本资料,各症候阶段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认识老年抑郁症的特点、各个不同证候阶段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单胺类神经递质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共观察老年抑郁症患者200例,其中实证组26例——肝郁气滞患者26例,虚实夹杂组74例——肝郁脾虚患者26例、肝郁痰阻患者48例,虚证组100例——心脾两虚患者17例、心肾不交患者83例。分别与50例正常老年人比较分析。观察各个证型、证候阶段IL—1β、IL-6、TNF—α水平的差异,及单胺类神经递质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老年抑郁症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3.26,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2)老年抑郁症患者中医各证候阶段组间及与对照组年龄构成比较,实证组患者集中分布于低年龄层,虚证组患者集中分布于高龄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老年抑郁症患者各证型比例分别为:肝郁气滞13%、肝郁脾虚13%、肝郁痰阻24%、心脾两虚8.5%、心肾不交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老年抑郁症患者各证候阶段所占比例分别为:实证组13%,虚实夹杂组37%,虚证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患者组的IL-1β、IL-6、TNF-α较正常对照组均呈升高趋势,IL-1β、TNF-α较正常对照组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6)各个不同证候阶段抑郁症患者IL-1β、IL-6、TNF-α水平不同。   不同证候阶段抑郁症患者间及与正常对照组之间IL-1β的比较:虚实夹杂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实证组及虚实夹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证候阶段抑郁症患者间及与正常对照组之间IL-6的比较:虚实夹组、虚证组IL-6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证候阶段抑郁症患者间及与正常对照组之间TNF-α的比较:虚证组TNF-α显著高于虚实夹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虚证组TNF-α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实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5-HT与IL-1β、IL-6、TNF-α相关性分析:5-HT与IL-1β、IL-6、TNF-α之间未发现相关性。   (8) NE与IL-1β、IL-6、TNF-α相关性分析:NE与IL-1β之间存在负相关(P<0.01)。   (9) DA与IL-1β、IL-6、TNF-α相关性分析:NE与IL-1β、IL-6、TNF-α之间未发现相关性。   [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以女性为主;实证多分布于较低年龄层,虚证多分布于较高年龄层;证型以心肾不交及肝郁痰阻为主,证候阶段虚证为主;患者的IL-1β、IL-6、TNF-α水平较正常老年人呈上升趋势,其中IL-6升高最为明显;不同证侯阶段间IL-1β、IL-6、TNF-α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间存在相关性,主要体现在NE与IL-1之间;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发病与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加减肝脾调补方治疗慢性丙型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重点观察中西药联合应用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并观察Th17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内免疫细胞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AL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初诊组(107例)、移植组(13例)、对照组(50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