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F23、Klotho蛋白对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影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 valvular disease,SDHVD)又称为老年性心脏钙化性瓣膜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病变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引起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诱发严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老年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渐入老龄国家,心血管钙化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患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心脏瓣膜钙化主要累及左心瓣膜,以主动脉瓣病变最多见,其次是二尖瓣。病理特点是瓣膜中脂质和胶原沉积,炎症细胞如T淋巴细胞和巨嗜细胞浸润,及包含类平滑肌细胞和类成骨细胞的钙化组织。然而目前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机理仍未完全阐明。既往认为该病的发展是与老化有关的退行性变的过程,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心脏瓣膜钙化是可能是瓣膜组织对某种启动因子的反应及多因素参与的主动过程。Klotho基因是一个与衰老密切相关的基因,该基因在生命体成熟与健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基因缺陷的小鼠表现出动脉粥样硬化、异位钙化、低血糖及严重的高磷酸盐血症等与人类衰老相似的症状,而小鼠重新表达该基因后以上症状均得到缓解。目前关于Klotho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研究报道尚不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 FGF23)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参与血磷代谢的细胞因子,属于多肽激素。Klotho蛋白是FGF23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因子,FGF23通过Klotho蛋白的介导发挥生物学作用。然而国内外关于FGF23/Klotho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愈后关系的研究报道尚少。本课题就Klotho蛋白、FGF23因子及脂蛋白(a)(Lipoprotein (a),Lp(a))等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在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性疾病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并且对部分患者进行了随访,以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第一部分:退行性瓣膜病变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6月份至2013年7月份住院的45岁以上病人253例,其中男144例,女109例。有下列情况者不纳入本研究:(1)风湿性心脏病伴心脏瓣膜病变者;(2)有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者;(3)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瓣膜病变者;(4)合并恶性肿瘤者;(5)胸部经放射性治疗者;(6)合并免疫性疾病患者;(7)慢性血液透析患者;(8)梅毒患者。登记各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及吸烟史,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Lp(a)等,根据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eGFR (ml/min/1.73m2)=170×[Scr]-0.999×(年龄)-0.176×[女性×0.762]×[BUN]-0.17×[Alb]×0.318。所有病例均进行了完整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包括二维、M型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根据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分为瓣膜钙化及无瓣膜钙化组。判定心瓣膜退行性钙化病变的标准为:瓣膜或瓣环局限性增厚、回声增强,瓣叶活动受限,开放幅度减少。所有数据分析均用统计软件SPSS16.0完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水准定为a=0.05;影响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出比值比(Odds ratio,OR)。结果:1.瓣膜钙化组病例中单纯主动脉瓣钙化发生率最多,共检出91例(81.98%),其次是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钙化,检出17例(15.31%),单纯二尖瓣钙化3例(2.7%),未检出三尖瓣和肺动脉瓣钙化病变。2.钙化组111例患者中,无瓣膜功能障碍的有26例(23.42%);单纯瓣膜关闭不全的有69例(62.16%),所占比例最大;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的有12例(10.81%);单纯狭窄的有4例(3.60%),所有瓣膜狭窄的病例均为主动脉瓣钙化病例,二尖瓣钙化的病例中未发现有二尖瓣狭窄。3.瓣膜钙化组与无瓣膜钙化组两组间的性别、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TCH、TG、LDL-C、HDL-C、尿酸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的Lp(a)差异有显著性(372.82±418.87mg/L比256.92±317.89mg/L,p=0.018),两组间的年龄差异有显著性(73.39±8.76岁比69.81±9.42岁,p=0.002);两组间的eGFR有显著性差异(58.33±19.10ml/min比68.08±19.59ml/min, p=0.000).4.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Lp(a)、eGFR是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8、1.001和0.983,β值分别为0.037、0.001和—0.017,p值分别为0.030、0.014和0.027)。结论:退行性瓣膜病主要累及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主动脉瓣钙化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钙化。瓣膜退行性病变的患者Lp(a)水平较无瓣膜退行性变患者高,Lp(a)是发生瓣膜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Lp(a)的增加可能会增加瓣膜钙化的风险。年龄是退行性瓣膜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年龄每增长1岁,退行性瓣膜病的发病危险增高了1.038倍。瓣膜退行性病变的患者eGFR水平较无瓣膜退行性变患者低,eGFR是发生瓣膜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eGFR下降会使心脏瓣膜钙化的风险增高。第二部分: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清FGF23、Klotho蛋白水平的改变在第一部分我们证实了年龄、脂蛋白(a)和eGFR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危险因素,但尚未明确Klotho蛋白、FGF23、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等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的水平,因此,本部分研究旨在通过检测Klotho蛋白、FGF23因子等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在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性疾病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8月份至2013年4月份住院的50岁以上病人71例(男41例,女30例),有下列情况者不纳入本研究:(1)风湿性心脏病伴心脏瓣膜病变者;(2)有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者;(3)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的瓣膜病变者;(4)合并恶性肿瘤者;(5)胸部经放射性治疗者;(6)合并免疫性疾病患者;(7)慢性血液透析患者;(8)梅毒患者;(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登记各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及吸烟史,并抽取静脉血检测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hs-CRP等,根据MDRD公式计算eGFR。抽取血液标本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Klotho蛋白及FGF23的水平。所有入选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心脏瓣膜情况。根据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分为瓣膜钙化及无瓣膜钙化组。判定心脏瓣膜退行性钙化病变的标准为:瓣膜或瓣环局限性增厚、回声增强,瓣叶活动受限,开放幅度减少。所有数据分析均用统计软件SPSS16.0完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水准定为α=0.05。结果:1.瓣膜钙化组有39例(男25例,女14例),无瓣膜钙化组32例(男16例,女16例);瓣膜钙化组与无瓣膜钙化组两组间年龄有显著差异(73.67±7.88岁比69.41±8.40岁,p=0.031),两组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吸烟无显著差异(p>0.05)。2.瓣膜钙化组与无瓣膜钙化组两组间的Kloth蛋白、钙、磷及iPTH无显著差异(p>0.05)。3.瓣膜钙化组与无瓣膜钙化组两组间的hs-CRP水平有显著差异(19.06±31.23mg/L比5.06±7.23mg/L p=0.010)4.瓣膜钙化组与无瓣膜钙化组两组间的FGF23水平有显著差异(85.43±128.92pg/ml比11.82±25.43pg/ml,p=0.001);按年龄分层后,瓣膜钙化组的FGF23水平均仍显著高于无瓣膜钙化组(p<0.05);按肾小球滤过率分层后,瓣膜钙化组的FGF23仍显著高于无瓣膜钙化组(p<0.05)。5.FGF23浓度与Klotho蛋白、钙、磷、iPTH浓度不相关。结论:退行性瓣膜病变患者的FGF23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退行性瓣膜病变患者,钙、磷、iPTH、Klotho水平并未显示两组差异,且FGF23浓度与Klotho蛋白、钙、磷、iPTH浓度不相关,FGF23对瓣膜退行性变的影响可能独立于FGF23/Klotho轴。第三部分: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存分析在第二部分研究的结果显示退行性瓣膜病变患者的FGF23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退行性瓣膜病变患者,但我们尚不清楚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影响因素。因此,在第三部分,我们通过对患者进行了随访,以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对第二部分入选患者进行为期32周的随访,主要为电话随访,并结合电子病历系统了解部分再住院病人的病情,以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生存资料对比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危险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32周时无瓣膜钙化组生存率为100%,瓣膜钙化组生存率为86.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45);瓣膜钙化组中死亡5例,其中4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家属不愿意透露死因。2.将年龄、hs-CRP、Klotho蛋白、FGF23.eGFR.Lp(a)纳入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hs-CRP.FGF23为影响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RR=1.033p=0.004;RR=1.007p=0.048)。结论:瓣膜钙化较无瓣膜钙化患者的生存率下降,心力衰竭是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死亡的主要原因。hs-CRP及FGF23水平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s-CPR及FGF23水平的升高增加了死亡的风险。全文总结: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Klotho蛋白、FGF23因子等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表达水平,对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并且对部分患者进行了随访,现总结如下:(1)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与年龄、肾小球滤过率、Lp(a)有关;年龄的增加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使心脏瓣膜钙化的风险增高。(2) FGF23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有关,FGF23可能参与了瓣膜退行性变的过程,其机制可能独立于FGF23/Klotho轴。(3)瓣膜钙化患者生存率下降,心力衰竭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血清hs-CRP及FGF23水平的升高增加了死亡的风险。
其他文献
【正】刘心武、何西来等人发表在《钟山》1996/1期上的《历史转型与知识分子定位》长篇对话,其中论及王朔、张承志。刘心武说: 王朔呢,你可以说他确实创造了一种“痞子精神
目的:研究江苏省铜山县3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新检出高血压的流行特征及饮食、行为等危险因素;研究脉压水平的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高血压亚型危险因素的异质性,为针对性开展高血压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为近年来发现并日益受到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兴趣的一种细胞因子[1].业已证实,PDGF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十分密
通过厂商配对测试的方式,对各厂商的网络编排功能特性和网络编排与不同厂商VNF/VNFM的兼容能力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引入自动化测试方法,不仅保证了接口测试的质量,同时提升了验
1957年冬,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大队(前身称744队,后改为新疆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在新疆阜康县甘河子小黄山工区进行煤田勘察工作。同年,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的唐裕靖(左)、吴春智(右)两
本文利用集群理论,根据全国一些先进市县的经验,结合平果实际,对平果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定位是“借铝兴平,加快集群培育,通过集群取长补短,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化疗期间父母心理问题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存在心理问题的ALL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通过血清E2、FSH、LH测定及子宫和卵巢形态改变关系的研究,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的特点.方法:分析了67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血清E2、FSH、LH的变化及子宫和卵
第一部分房间隔缺损家系的致病基因分析目的研究心脏转录因子在一个房间隔缺损家系中的突变情况,寻找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房间隔缺损家系的成员临床资料,并采取外周血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