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动分析技术在运动表象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天津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y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从眼动与运动表象和身体动作的关系出发,运用实验和访谈的方法,构建运动表象效果最佳时的眼动行为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表象训练,为表象训练效果提供新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为提高表象训练效果提供新的方法。并进一步探究通过控制眼动行为,获得不同的运动表象效果,从而降低由于失败动作表象所致的竞赛状态焦虑的可行性。  本研究共开展了三个实验:实验一以普通人被试,比较不同运动表象效果的眼动行为模式,构建运动表象效果最佳时的眼动行为模式。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以普通人为被试,验证最佳眼动行为模式的有效性。实验三在前两个实验的基础上,以国家跳水队运动员为被试,探究通过控制其眼动行为,获得不同的运动表象效果,从而降低由于失败动作表象所致的竞赛状态焦虑的可行性。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最佳运动表象效果的眼动行为模式为:眼动轨迹跟随实际的动作轨迹,注视点主要保持在实际的动作轨迹范围内;在固定的时间内较少的改变注视点,延长每个注视点的持续时间,采用相对较低的注视频率;表象阶段的眼动模式仿照知觉阶段的眼动模式。“最佳眼动行为模式”可作为新的表象训练的方法和表象效果的评价指标。  (2)表象清晰度:眼动训练组>自由眼动组>限制眼动组。三组被试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象正确率:眼动训练组>自由眼动组>限制眼动组。眼动训练组与其他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由眼动组和限制眼动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最佳眼动行为模式”的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表象的效果。对眼动进行限制(定点)会降低运动表象的效果。  (3)跳水运动员表象清晰度:追随训练组>自由眼动组>凝视训练组。凝视训练组与其他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追随训练组和自由训练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跳水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  ①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小):追随训练组>凝视训练组>自由眼动组。自由眼动组与其他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凝视训练组与追随训练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②自信心(分数越高代表自信心越低):自由眼动组>凝视训练组>追随训练组。三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眼动行为训练的方法(凝视训练和表象成功动作训练)均有助于降低跳水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顺利完成比赛。
其他文献
如果你问英国人,他们心中最尊敬的人是谁7十个人中至少有九个人的答案会是女王。在现阶段的皇室中,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确是尊贵中的尊贵了。虽无缘见一面女王本人,但是谣传《007》中的M原型就是伊丽莎白二世本人,其扮演者朱迪·丹奇在剧中的言语神情不怒自威却又自有一种慈母风范,着装神韵、举手投足间也确实透露出了一种英式贵族气息。当然,谣传终究是谣传,相比M女士,伊丽莎白二世似乎更有一种雍容贵重之感,
目的:  本研究采用全基因合成法,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合成S100A4基因片段。构建表达人源S100A4蛋白的重组质粒,并使之高效表达,再以纯化后获得的人源S100A4蛋白免疫
现代社会对儿童的智力开发的重视程度日益增进,儿童时期是智力、身体素质等各项因素发展迅速阶段,金瑜认为“身体智力是人类生存于这个世界并认识这个世界的所有智力活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