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视角,以全局和系统的观点审视企业行为,努力发现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根本因素(或制度因素),从而建立一个植根根于中国本土经济、逻辑自恰的分析框架。本文的落脚点选取1990-2010年我国制定的产业政策——“五年计划”,其中,我们重点考察产业政策与公司行为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详细回顾了中国政府制定“五年计划”的缘起,以及历次“五年计划”中关于产业政策制定的具体过程和内容,并从我国重工业化的历史、汽车工业发展等案例说明了“五年计划”中产业政策的重要影响。随后,我们根据上文理论分析,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研究假设。随后,在产业政策与公司权益融资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既定的产业政策下,证券市场的首次发行上市(IPO)和股权再融资(SEO)更偏好国家重点鼓励产业的公司,在考虑IPO和SEO在政府监管与市场配置的差异后,产业政策在IPO融资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其次,在产业政策与公司银行贷款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既定的产业政策下,银行信贷资金更偏好国家重点鼓励产业的公司,在考虑国有四大银行与其他银行在政府监管与市场配置的差异后,国有四大银行在执行产业政策上更为明显。进一步,上述公司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现象在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行业更为明显。此外,在产业政策与公司投资研究中,我们发现,国家支持的产业表现出了更高的投资水平(无论是投资总量还是新增投资),这种趋势同时表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另一个发现是关于投资效率,我们用投资过度水平考察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由于投资水平快速的增长,受支持的产业引发了过度投资,但是非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却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另外,在产业政策与会计盈余质量研究中,我们的结果显示被政府青睐的公司或行业表现出了高质量的会计盈余,即,在国家产业政策影响下,受支持的公司从事盈余管理的动机减弱了,尤其是向上的盈余管理。这个结果在控制了行业固定效应,企业性质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后依然稳健。最后,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表现出更差的市场回报率。但是,在国有经济比重高的行业,国家鼓励会带来市场业绩的改善。在我们考察的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其市场业绩表现显著差于其他行业,但是,在最近的两个五年计划里,国家的鼓励政策似乎改善了受鼓励的产业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