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烧蚀及熔凝成形的织构刀具切削性能及理论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金属切削刀具表面改形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当下,刀具表面的改形的研究正在从宏观表面结构向微尺度表面结构(微织构)转移;国内外学者已经初步揭示了表面微织构在降低刀具切削力、减少磨损和改善润滑等方面的技术效能。本研究针对目前刀具表面织构化技术尚未完善之处,开展了系统的理论及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国内外研究综述。从结构功能、制造和优化方法三方面,梳理和归纳了刀具表面宏、微结构的差异和共同点。首先,由于刀具表面宏观结构的研究远早于微观结构,前者的研究方法将对后者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例如神经网络和知识库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析微结构设计中的多参数优化问题。其次,电火花、磨削和激光加工具有较好工艺柔性,能够在刀具材料表面实现跨尺度表面结构改形。最后,刀具表面宏观和微观结构在切屑控制、抗磨损、降低切削温度和切削力等方面均表现出积极作用。综上可以预见:对金属切削刀具进行宏-微相结合的跨尺度表面改形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2)刀-屑接触模型研究。基于刀-屑接触粘结-滑动模型,分析稳态切削条件下的切屑应力平衡条件;得出通过表面改形方法,在刀-屑接触粘结区降低粘结,在刀-屑接触滑移区减少摩擦,将产生切削力、切削功耗降低和刀-屑接触长度减少的有益效果;通过对刀面磨损机理的分析,提出在刀具前刀面上设置脱粘织构以减少粘结磨损,间接减少扩散磨损和化学磨损。另一方面,前人针对微凸体织构表面开展的粘结力模型研究进一步指出:微凸体织构可以降低界面间粘结力,并且存在理论最优的面积占有率和凸起高度,使得脱粘效果最优。本章节基于上述模型和理论分析,提出在刀具表面设置减摩与脱粘织构的构想和方案。  (3)织构化刀面流体润滑理论与仿真。运用虚拟织构体系,研究微沟槽织构在刀-屑界面的流体润滑特性。建立基于 Reynolds 方程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多重网格法获得求解。微沟槽织构在刀-屑间隙产生额外的流体润滑效应,且存在理论最优的沟槽方向、沟槽宽度、沟槽深度和沟槽密度;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织构化前刀面的润滑减摩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上述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织构形貌产生流体润滑的机制和规律,为后续形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4)激光烧蚀和熔凝成形试验。分别就激光烧蚀成形微沟槽和熔凝成形火山口状形貌开展成形试验。在微沟槽加工方面,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次数对几何尺寸的影响。在火山口形貌加工方面,针对高速钢和硬质合金材料,研究了激光单脉冲能量和脉冲宽度对成形尺寸的影响。通过对加工表面的物化分析,揭示了熔凝成形的过程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上述工作为在刀具表面加工出前述章节设计的织构方案,打下坚实的工艺基础。  (5)微织构刀具正交干切削试验。开展了织构化高速钢刀具的正交干切削铝合金A6061试验,测试微沟槽和火山口织构刀具的切削性能,重点关注了被测试刀具的切削力和刀-屑粘结情况;发现高面积占有率的火山口织构刀具,抗粘结性能最优;与原刀相比,微沟槽织构刀具的摩擦力Ff和正压力Fn分别降低了15%和10%左右。借助Abbott曲线,表征了原始表面、微沟槽织构表面和火山口织构表面的承载特性,并分析了表面织构在刀-屑界面的作用机制。  (6)变切削工况的微织构刀具斜角切削试验。由于正交切削与实际切削条件相去甚远,本文还开展了织构化硬质合金刀具的斜角切削性能试验。分别测试了织构刀具在干切削、湿切削、粗加工和精加工条件下的性能,分析了织构尺度、切削速度、织构密度的影响。织构刀具的刀-屑接触长度减少了近50%,火山口织构刀具的磨损深度由7μm降至2μm,刀具耐久度提升明显。借助 FEM 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切削过程中前刀面应力场和温度场分布,发现织构形貌周围出现应力集中,同时刀具切削温度降低也较为明显。  本研究针对铝合金车削加工,建立了微织构刀具的流体润滑分析模型,并将火山口状形貌引入刀具表面,丰富和完善了现有微织构刀具的设计制造方法和理论。通过在刀面设置特定尺寸和排布的表面微结构,能够显著提升刀具的抗粘结和耐磨损性能,对提升切削加工稳定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大有裨益。本研究为新型表面微结构改形刀具的开发,以及切削工况的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压裂液是压裂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压裂成败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压裂液体系也经历了油基压裂液,聚合物交联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和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四个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覆盖全国的物联网的形成,物流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对此,汽车液压升降尾板作为安装在汽车尾部(特别是厢式货车),用来协助装卸货物的一种液压升降装置,极大
合水油田庄36区块位于合水地区南部,属于典型的超低渗透油藏,开采层位长8。自2009年投入开发以来整体开发形势平稳,但因受到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微裂缝发育等因素影响,存
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很多问题逐渐凸显。油井含水率不断上升,单井原油产量逐渐降低;部分油井已水淹水窜;套管损坏和套管变型油水井多口;注采对应不完善;油层吸水不均匀;
船艇搬运车是广泛应用于码头的起吊运输设备,对保障我国中小型船艇产业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00t船艇搬运车的工作特性决定了该搬运车采用液压驱动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