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逐渐深入的世界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成为了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一方面,世界各国竞争加剧,这种竞争从经济领域的博弈,扩展到基于未来的对能源和人才的争夺。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之间的依存度前所未有,尤其是几个大国的合作从经济领域延展到环保、反恐及更深入的文化领域。求同存异,互利双赢成为了大多数国家间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在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青年的交流与合作,无疑代表着世界的未来和希望。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频繁,合作化程度愈来愈高。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以更为客观和理性地的态度看待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和成功经验,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作为中国上层建筑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道德教育更要顺应时代要求,对其他各国的青年道德教育情况进行客观的比较研究和辩证的借鉴吸收,从而能够从深层次推动我国青年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本文以中国和欧洲青年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从青年道德教育的现实背景入手,对中国和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价值基础、组成要素、实施体系和基本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期找到中国和欧洲在青年道德教育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可借鉴之处,客观分析了欧洲青年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思考。本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中、欧青年道德教育比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背景。理论依据是本文比较研究的标尺和立论点,以何种标准来进行比较,对于最终比较结果的产生至关重要。本文比较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比较教育学理论。在论述实践背景中,首先分析了中国和欧洲青年群体的特点,指出了道德教育在中国和欧洲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和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比较奠定了现实基础。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分别对中国和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理论、价值基础、要素、组织体制和基本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在理论比较中,对于中国,本文分别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中国近现代道德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阐发。对于欧洲,本文分别从欧洲传统道德教育理论、欧洲中世纪道德教育理论和欧洲近现代道德教育理论进行了论述,并比较其异同点。在价值基础比较中,笔者试图从研究的现象比较深入到事物的深层面,对于现象存在的内部动机进行比较。本文分别对中国和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判断进行了阐述,深刻指出形成中国和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现状差异的内在机理,根本在于中、欧双方核心道德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不同。在要素比较中,分别从中、欧青年道德教育系统中选取了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要素进行了深入比较,指出了异同。在组织体制和基本运行模式比较中,分别论述了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统一化组织体制和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多元化组织体制;对中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合力运行模式及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的混合运行模式进行了深入比较,找出了异同点。第三部分是本文论述的收官之处和目的所在。目的是对欧洲青年道德教育精华部分进行吸收和借鉴,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从而提出我国青年道德教育的创新思考。归根结底,青年道德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要从青年人的现实个性与成长规律出发,同时要尊重青年人的需要和兴趣,创造良好的自由空间,通过个性化、的社会化发展和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从而培养出青年人的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由、自主、和谐地发展。从而达到马克思道德理论中强调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