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既是国际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内在要求。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起步晚、认识浅,已探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模式尚不成熟,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实需求。因此,本文选择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风险分析理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内涵和原理,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在梳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的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我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政府部门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主要因素,比对分析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模式和典型模式的优缺点,借鉴其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外部发展环境和现实需求,研究设计了全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模式,并成功应用在厦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项目中。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现行的四个典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绩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基于以上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点结论:1、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可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中各环节信息透明化,从而有利于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粗放生产、分散经营是我国农产品生产消费的特点,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一局面,在行政资源有限,监管手段匮乏的情况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可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从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3、发达国家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以法律制度为基础,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加强市场准入监管,倒逼食品供应链中企业自主实施追溯管理以满足法律标准要求,而我国以政府主导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探索的追溯管理模式适用性差,难以持续运行,不宜在全国推广,实证发现影响政府推行追溯管理的主要因素是产业化水平、设立专职机构、项目支持和标准化程度等;4、研究探索出一种集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控制、品牌化营销和信息化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新模式,具有全覆盖、易操作、低成本、广参与、可持续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差异化的追溯方式,建立信息披露和动态评价机制,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5、构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主体参与、标识管理、过程记录、平台建设、行政管理和综合效益六个方面,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现行四类追溯管理的典型模式进行评价,发现厦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较好,农垦质量追溯管理良好,动物及动物产品追溯管理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管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