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蜈蚣草、籽粒苋与玉米盆栽与大田试验,探究蜈蚣草和籽粒苋富集重金属规律,与农作物间作效果及其影响,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蜈蚣草和籽粒苋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特性,研究发现:1、盆栽试中,比较三个玉米品种的处理,发现发现处理C(绿玉269),蜈蚣草、籽粒苋的Cd、Pb含量同比达到最大;对土壤Cd、Pb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玉米各部位的Cd、Pb值同比最小;在同一品种处理中,玉米+蜈蚣草模式的蜈蚣草Cd、Pb富集量最大,玉米+籽粒苋模式的籽粒苋Cd、Pb富集量为最大,玉米+蜈蚣草+籽粒苋模式的玉米Cd、Pb含量为最低,在玉米各部位Cd、Pb含量顺序为根>茎>叶>子粒;只有玉米+蜈蚣草+籽粒苋模式处理的玉米子粒Cd、Pb含量达到国家要求标准。2、在大田试验中,对比三个行距的处理,发现处理F(行距100cm),蜈蚣草、籽粒苋的Cd、Pb含量同比达到最大值;对土壤Cd、Pb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玉米各部位的Cd、Pb值同比最小;在同一行距处理中,玉米+蜈蚣草模式的蜈蚣草Cd、Pb富集量最大,玉米+籽粒苋模式的籽粒苋Cd、Pb富集量为最大,玉米+蜈蚣草+籽粒苋模式的玉米Cd、Pb含量为最低,在玉米各部位Cd、Pb含量顺序为根>茎>叶>子粒;只有玉米+蜈蚣草+籽粒苋模式处理的玉米子粒Cd、Pb含量达到国家要求标准。3、综上所述,可得在盆栽实验中,处理C(绿玉369)+蜈蚣草+籽粒苋,玉米Cd、Pb含量最低;大田实验中处理F(行距100cm)+蜈蚣草+籽粒苋,玉米各部位Cd、Pb含量为最低,能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