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往往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等多种途径来收集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证据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得到科学结论。因此,调查研究初中学生应用科学证据能力的水平,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对化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进行了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以时间为主线,对国内外与证据有关的中小学科学探究的研究进行了阐述。之后对本研究涉及到的“证据”、“科学证据”、“应用科学证据能力”、“目的性观察”这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接下来参考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制定了初中生应用科学证据能力的水平等级标准,并据此编制了初中生应用科学证据能力水平的测试卷。调查测试完毕之后,有针对性地对参加测试的同学进行了访谈,总结了影响初中学生应用科学证据能力发展的几点原因。利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大部分初中生应用科学证据能力处于中水平;从两个平时成绩有差异的班级对比来看,他们在中水平和低水平的问题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高水平的问题上有显著性差异。针对这种现状,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三点策略。第一,在教学中渗透化学史的内容,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证据的重要性。第二,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观察,提高收集科学证据的能力。第三,鼓励学生从不同来源中获取证据,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反面证据。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努力改变当前中学生化学学科应用科学证据的能力水平不高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