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生长、增殖及分化等生物学特性,体外培养的大鼠NSCs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后,观察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观察局部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了解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on, FN)、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的表达情况,探讨NSCs移植对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移植后VEGF、FN及LN的变化对神经回路重建的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注入大鼠苍白球方法复制脑出血大鼠模型;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大鼠NSCs的体外分离培养、传代,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培养的NSCs,利用BrdU整合入细胞DNA以标记NSCs;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模型组(A组)、移植组(B组)、假手术组(C组)及正常对照组(D组),移植组中,将标记后的NSCs移植于脑出血大鼠脑内;在脑出血(或假手术)后1天、7天、14天及30天,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恢复情况;并于上述时间点提取各组大鼠脑组织标本,HE染色后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鉴定各组脑组织的神经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时间点各组血肿(损伤或移植)周围区及正常组织区VEGF、FN、LN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移植组BrdU的表达及分布。结果(1)新生大鼠NSCs在含神经营养因子bFGF、EGF的特定培养基中可持续分裂增殖,并形成神经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nestin阳性反应;(2)胶原酶注入大鼠苍白球后,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随时间延长逐渐恢复;假手术组仅少数大鼠出现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且恢复迅速;移植组大鼠移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快,其神经功能评分在7天、14天较模型组低(P<0.05); (3)于模型组及移植组的脑组织可观察到典型的血肿及水肿、变性、坏死和细胞增生等相关病理改变,假手术组病理损害轻微;GFAP阳性细胞及NF-L阳性细胞的形态及分布因血肿、损伤或移植而有改变; 1天时模型组血肿周围及室管膜下可见nestin阳性细胞稍增加,7天、14天及30天模型组及移植组nestin阳性细胞无明显改变;(4)移植组VEGF、FN在7天、14天、30天和LN在7天、14天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移植组有BrdU阳性细胞存在并分布于血肿区及移植区周围。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NSCs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后,可促进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移植进入的NSCs可在局部存活、增殖、迁移及分化;脑出血大鼠NSCs移植后VEGF、FN、LN的表达增加为损伤修复、外源性NSCs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及神经回路重建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