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男性形象的新探索——试析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uz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璧莲(1955- )被誉为是继汤亭亭,谭恩美之后的华裔文学的新的领军人物。她的小说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佬》,一经出版就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家奖等众多奖项。此书的巨大成功不仅使任壁莲享有大批读者的青睐,同时也引来了许多文学批评家的关注。但是评论家多关注于她作品中角色和故事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多元文化特征。而对于其作品中独特的华裔男性形象塑造却较为忽略。 20世纪70年代,受黑人民权运动和少数族裔运动的影响,一些华裔男性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华裔男性形象提出了反驳,并倡议华裔作家重新塑造华裔男性形象。此后关于华裔男性形象重塑的讨论在华裔作家中展开。众多作家对此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生活在此背景中,任璧莲笔下的男性形象必定传达出了一个新时代华裔女作家对于华裔男性形象及其塑造的新视角和新观点。 本文试图从《典型美国佬》中的男性主人公分析入手,着重探索任璧莲对于华裔男性形象的创新。为此,论文首先对美国主流文化中典型的刻板华裔男性形象进行综述,随后回顾任璧莲之前的作家对于华裔男性形象重塑的贡献并同时也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最后,通过深入探讨任璧莲对于华裔男性形象的探索,挖掘其创新之处。同时也期望本文中关于任璧莲独特的男性形象塑造的探索能给以后的关于任璧莲及其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优选论理论对长汀方言二字组连读变调进行了尝试性分析,指出长汀客家话中可能存在着多重变调方式,单一的连读变调制约条件的等级体系可能无法解决这一复杂的连读变调现
近年来,西方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叙事文体学视角的应用逐渐占据一定比例。翻译文本的叙事文体学研究是从语言形式和文学阐释入手,以叙事学、文体学为工具对翻译中的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试图探索学习策略训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找出英语教学中新的突破点,从而提高英语学习与教学效果。 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在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