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和中央银行开始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直接控制或限制,转而通过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水平。同时利率市场化要求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调控不再通过行政性的手段来实现,而是央行运用自己拥有的金融资源,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交易来改变金融市场的整体供求状况,通过调控货币市场利率进而影响整个市场的利率水平。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正在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的方式转变,这就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通过对利率的调控从而达到影响宏观经济的目的。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利率的决定因素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在受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同时也要受到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市场化改革后,利率由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也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在基于国内外对利率的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切入点,选取Shibor为市场化利率代表,从交易现状、曲线走势、相关性方面对其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市场利率以及宏观影响方面,分析了利率的影响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两部分的实证研究:一方面,分别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7月的央行正回购操作28天期中标利率的日数据及当日的1个月期限Shibor利率,和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的央行逆回购操作7天期中标利率及当日的7天期Shibor利率,进行关于央行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对Shibor影响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央行进行回购操作时,无论是正回购操作还是逆回购操作,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都能够有效的引导Shibor的变动。另一方面,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相关指标的月度数据,进行关于其他因素对市场化利率Shibor影响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化Shibor与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ep、国内生产总值呈正相关关系;与货币供应量和消费者物价指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中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ep是Shibor的格兰杰原因。最终得出本文结论:市场化利率Shibor的运行不仅要受到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其他货币市场利率和宏观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正在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的背景下,目前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手段回购操作,和利率政策工具存款基准利率都能对目标利率Shibor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从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ep和Shibor的关系来看,Rep是Shibor的格兰杰原因,表现出Shibor在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性需要进一步完善。最后,本文在市场化利率运行现状、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对Shibor的调控以及完善Shibor的基准性方面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