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轻量化识别模型与成像诊断装置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luyundongP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外带电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变电设备。按照行业标准,变电设备需每年执行1~3次红外检测,检测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分类存储、计算分析和撰写报告等环节,各环节均依赖人工完成,存在诊断结果主观性强、无法实时准确分析、工作量巨大等问题。区别于一般的数字图像,带电设备的红外温度图谱具有诸多独有特性。因此,基于已有海量数据,研究变电设备的红外图像实时化智能诊断技术,对于提高红外检测效率和诊断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工程价值。首先,本文收集并标注了12684张样本图像作为数据集,分析了变电设备红外图像的统计特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变电设备识别模型的设计和改进思路。其次,基于变电设备红外图像的灰度稀疏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孤点过滤的稀疏卷积计算方法,并设计了专用于变电设备识别的轻量化模型结构,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维持了识别的高准确率。然后,以设备自动识别模型为前提,提出了基于面域相对温差和局部温度图谱特征的设备缺陷诊断方法,实现了设备典型缺陷的自动判别。最后,本文研究了识别模型与智能诊断算法在嵌入式AI平台上的实现方法,开发了手持式红外成像诊断装置样机并开展了现场应用。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取得成果主要包括:(1)提出了针对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识别问题的模型改进方法。多角度分析了目标图像的统计特性,根据图像特性从数据格式化、图像预处理和模型轻量化三个方面提出设备识别模型的设计和改进方法,重点解决了目标图像对比度低、细节信息少、设备结构类似等造成的难以有效识别的问题。(2)设计了一种孤点过滤的改进稀疏卷积设备识别模型。研究了改进稀疏卷积的计算方法,使其具备减弱子流形膨胀和对背景信息不敏感的特性,基于该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变电设备红外图像的轻量化识别模型,重点解决了高精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计算量大的问题。(3)提出了基于面域相对温差和温度图谱特征的变电设备智能诊断方法。分别考虑现行诊断方法中的对比原则和经验原则,研究了面域相对温差和温度图谱特征相融合的诊断方法,面域相对温差实现了对现有指标的全流程自动化改进,温度图谱特征基于历史数据实现了深层温度特征的挖掘,二者优势互补重点解决了人工诊断主观因素较强的问题。(4)研究了变电设备智能诊断在嵌入式AI平台的实现方法,并开发了实时化分析装置样机。研究了改进的稀疏卷积方法的并行化处理方法,提出了计算资源动态优化方法,实现了红外数据流的实时化处理,开发了集成红外测温、设备目标识别、异常诊断和分析结果保存等功能的手持式智能诊断样机,并开展了现场应用,重点解决了设备状态精确分析周期长的问题。
其他文献
压接型IGBT器件(Press-Pack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PP-IGBT)由于具有双面散热、易于大规模多芯片并联、易于串联使用、失效短路等优点,是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电力电子装备发展迫切需要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装备及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大功率压接型IGBT器件通常由数十个IGBT子模组及FRD子模组并联组成,器件内部多组件堆叠、多
学位
液体电介质中流注放电通道温度分布对带电粒子产生与消散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但流注放电通道温度分布测量十分困难。本文针对天然酯绝缘油中流注放电数值仿真需要,研究了流注放电通道温度分布的数值解析方法,分析了天然酯绝缘油中流注放电气液两相特性,对气液两相流注放电展开数值仿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了天然酯绝缘油中流注放电的漫反射光路阴影成像方法。开展了天然酯绝缘油中流注放电超高速照相试验研究,针对平行
学位
截止202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和光伏装机容量分别连续11年和6年居全球首位。然而在实际的新能源并网工程中,国内外已发生多起稳定性事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工程运行结果表明,新能源并网稳定性与系统工作点具有相关性。为此,本文以三相逆变器为对象,开展其变工作点条件下的并网稳定性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明确了逆变器并网系统中工作点的定义,并提出了其工作点的表征策略,建立了并网逆变器变工作
学位
天然酯绝缘油与矿物绝缘油显著的分子结构差异,使天然酯绝缘油能够抑制油中水分和离子向绝缘纸迁移,相同运行条件下绝缘纸的使用寿命更长,是天然酯绝缘油的优势之一。但是,天然酯绝缘油的劣化速度相对较快,长期稳定性较低,是应用于输电电压等级电力设备面临的关键难题。本文从揭示天然酯绝缘油与水分及离子相互作用微观机理出发,以提升天然酯绝缘油稳定性为目标,对天然酯绝缘油的水分及离子迁移机理、水解稳定性影响机制以及
学位
聚乙烯电缆因其良好的电绝缘性能、重量轻、耐化学腐蚀、价格便宜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网的电能传输。但由于工艺的限制、长期的电热应力、过度的拉伸弯曲等因素,聚乙烯电缆绝缘层表面及内部难免会产生微孔、微裂纹、电树枝等损伤缺陷。这些微小缺陷在外界应力及内部电热应力等多重作用下会逐步发展。若不加以控制,不断发展的损伤缺陷可能会引发局部放电,甚至造成事故,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采用微胶囊外援型自修复技术
学位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该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
期刊
<正> 《灵枢·决气》:“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对本段中的“贵贱善恶”、“部主”、“常主”各家看法不一,多数以六气的主次和各有所主的脏器等释之。如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内经选读》释为:“贵善同义,贱恶同义。贵贱善恶即主次的意思”。“部主,六气各有其所主的脏”。“常主,就是六气各有固定的脏器所主的意思”。因此语译为:
期刊
纤维素绝缘纸-矿物油复合绝缘体系是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由于绝缘纸的主要成分天然纤维的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羟基,使得其极性较强,介电常数与损耗较高;浸油后,其介电常数约为矿物绝缘油的两倍。根据双层电介质等效模型,在交变电场下,油中承担的电场强度约为纸中的两倍,而油的击穿电场强度远低于纸,于是绝缘油成为组合绝缘的薄弱环节。因此,降低绝缘纸的极性,不仅可以
学位
随着高压直流输电的蓬勃发展,换流变压器的制造水平对电网的可靠运行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换流变压器耦合机制选择合理的绝缘设计,能有效减少故障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具有的重大工程价值。然而换流变压器长时间工作在高温高压环境,受多场耦合作用明显,该耦合效应将直接改变绝缘状态,甚至导致原本在安全阈度内的介质面临绝缘危机。因此在分析换流变压器的绝缘特性时,应对其耦合参数及耦合机制开展研究。本文搭建了实验
学位
随着车联网新兴应用的不断涌现,车联网中诸多资源密集型应用对存储和计算资源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例如目标识别、路径规划、高清地图和信息娱乐等应用。虽然云计算可以缓解上述挑战,但海量数据传输造成的高延时是它的主要瓶颈。近年来,人们提出了车联网边缘计算的概念,它将存储和计算资源下沉到靠近车辆用户的网络边缘,既克服了车辆资源受限的问题又避免了云计算引起的高延时,被认为是一种提高车辆通信、存储和计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