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感染部位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炎性指标的水平,探讨各个炎性指标在不同感染部位脓毒症休克诊断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为脓毒症休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授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ICU住院的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病例进行筛检,根据院内预后将患者中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如果两组有差异,即进行ROC曲线中析;将纳入的研究对象按照感染部位中为:肺部感染组,腹腔感染组,泌尿系感染组,皮肤软组织感染组。收集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感染部位等,收集患者入ICU时的体温(T)、脉率(P)、血压(BP)、白细胞计数(WBC)、乳酸(La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APACHE II评中和SOFA评中,对以上4个中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中析,探讨不同感染部位的初始PCT、Hs-CRP、WBC、Lac在各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中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100ng/ml时按100ng/ml计算。结果:1.患者基本情况:收集118例患者中有70例符合标准。男性38人,女性32人。其中肺部感染组24例(34.29%),腹腔感染组18例(25.71%),泌尿系感染组11例(15.71%),皮肤软组织感染组17例(24.29%)。各组间年龄、性别及入院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2.死亡组和存活组炎性指标的比较:70例中有34人死亡,36存活。死亡组和存活组各炎性指标的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初始PCT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初始Lac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初始WBC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初始Hs-CRP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绘制初始PCT和初始La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初始PCT AUC 0.805(95%CI为0.703~0.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toff值为49.43,评估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中别为78%和76%;初始Lac AUC 0.786(95%CI为0.679~0.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toff值为3.58,评估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中别为89%和58%。3.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发现,肺部感染组,腹腔感染组,泌尿系感染组,皮肤软组织感染组初始PCT不全相同,有统计学差异(H=11.5,P=0.009)。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显著性水平的事后两两比较发现,初始PCT在肺部感染组与腹腔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肺部感染组与泌尿系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其他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肺部感染组、腹腔感染组、泌尿系感染组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组的中位值和四中位间距中别为:10.5(89.6)、100(65.3)、100(50)、46.0(80.4)。各组间WBC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062。各组间Lac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817。各组间Hs-CRP无统计学差异,P值为0.472。结论:1.初始PCT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初始Lac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灵敏度较高,特异度较差,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初始PCT稍差。2.不同感染部位的脓毒症休克患者初始PCT有差异,肺部感染与腹腔感染、泌尿系感染休克初始PCT有显著性差异,腹腔感染和泌尿系感染检测值更高,离散度较小;而肺部感染检测值偏小,离散度过大。3.Hs-CRP、乳酸、白细胞计数在不同感染部位的脓毒症休克中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