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禁忌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禁忌一词来源于南太平洋汤加岛的土著语,但禁忌语并非汤加岛所独有,而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个文化和每个历史阶段中。孔子曾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可见,禁忌语既具有普遍性,又有其民族特性。禁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加频繁密切,人们发现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而是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禁忌语更是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每个文化对在一定语境下什么是禁忌语的理解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禁忌语深深扎根于各自的社会文化土壤并内化于每个人的头脑。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文化的禁忌,就很容易犯忌,产生误解,发生冲突,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对禁忌语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一种语言,从跨文化视角来分析禁忌语更有其研究价值。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德语和汉语中的典型禁忌语进行对比研究,以禁忌语的表达即表象为切入点,分别从死亡禁忌,姓名称谓禁忌,歧视用语禁忌和谐音禁忌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文章对上述四类禁忌语的介绍并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禁忌语归类,而是以透过表象看本质的方式,从语言层面到文化深处对其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异同。由此得出,正是因为中德两国不同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带来的不同宗教背景、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对中德禁忌语的使用和范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这种对比研究,希望人们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课堂中能加强对禁忌语的认识,减少中德双方跨文化交际间的失误,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德之间的语言与文化交流。
其他文献
在实际词查中发现,护士在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人在承受心理压力很大的状态下工作,不论是对工作质量还是自身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工
一、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与动力世界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大师荷兰的弗赖登塔尔教授精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学生)的现实世界数学化
当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培训已经形成一套固有的模式,但是随着人工智能和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师资培训在培训主办方、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等方面已经不能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目的探讨无痛管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我科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0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随机
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教师发展能力认证制度已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其内容可概括为:以EAP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强调以学生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