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帮助学生通过试题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导向的高考选拔,为其未来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和解决人类发展进程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们从中学现阶段需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创造方面的高阶思维能力等,才能为其日后解决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问题的助力,同时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问题是思维的源泉,问题质量对学生思维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帮助学生通过试题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导向的高考选拔,为其未来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和解决人类发展进程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满足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们从中学现阶段需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和创造方面的高阶思维能力等,才能为其日后解决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问题的助力,同时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问题是思维的源泉,问题质量对学生思维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碎片化、缺乏层次是学生处于低阶思维能力水平的原因之一,为此,思考如何将问题设计为具有层次性、逻辑性的问题链,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意义。基于上述的现状提出研究目标,具体研究过程笔者进行的工作有如下4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及基础理论的研究。笔者基于研究的背景,通过查阅和整理“问题链”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以问题链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进行教学设计与实践为研究内容。为了确定研究范围,对“问题链”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以最近发展区、建构主义理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为指导,并阐明3个理论对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是问题链和高阶思维能力融合的理论层面研究。首先,提出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问题链设计原则及类型。笔者认为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问题链设计应遵循情境性、适度性、层次性、启发性、开放性等原则;并阐明比较性、迁移性、递进性、思辨性、探究性问题链对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开发设计5个类型问题链的案例。其次,分别提出促进分析、评价和创造3方面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策略,即以高阶思维能力各层级的行为动词为指导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提问动词和问题链。第三部分是教学设计与实践。选取化学选修4内容,以第二部分理论研究为指导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班采用问题链教学。还从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3个维度设计高阶思维能力化学测试卷和高阶思维能力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工具,教学实践后的同一时间在对照班和实验班中进行数据采集。第四部分是教学实践结果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SPSS26.0处理对照班和实验班前后测成绩、高阶思维能力化学测试卷成绩和高阶思维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化学测试卷成绩结果表明,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化学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班学生的化学成绩略优于对照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实验班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水平略高于对照班学生。综上得出研究的结论:以问题链进行教学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提升。
其他文献
淀粉基薄膜一般具有生物降解性、绿色环保、来源广泛等优点,在薄膜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前景。但由于其易吸水、脆性大,且拉伸强度较差等缺点,限制了它们在薄膜包装等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本文以木薯淀粉、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甘油为增塑剂,选用三种不同表面性质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为增强材料,分别为亲水TSP-H10、疏水TSP-L12和疏水TSP-L15,利用转矩流变仪、平板硫化仪通过熔融法制备热塑
旅游流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县域旅游流空间流动日益频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模、上升空间都在不断扩大,旅游经济尤为活跃,县域是人生活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聚集了独特的旅游资源和著名景点,其旅游线路的规划和景点的空间分布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如何科学的认识县市区之间旅游的流动格局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数字媒体的推广和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游客产
生物活动课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的一种学科教学组织形式。生物活动课强调以学生为活动中心,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在活动课中亲身参与、合作交流、积极实践,逐步形成适应时代发展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因此,生物活动课的有效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一堂引人入胜的生物活动课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近年国家的相关文件中也多次强调,要将美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加强美育与各学科的融合。但如今学校开展美育,仍然主要依托于美术和音乐课程。各学科的美育渗透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本文正是就“将美育融入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这一问题上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以其他学者对美育教学的研究成果与进展为基础,本文梳理并界定了美育和美育渗透的概念,阐明初中生物美育的教育
广西作为我国南疆的大门,拥有“天然港群海岸”,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潜力。近年来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由于广西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石漠化现象突出,城镇化发展迅速,这些都有可能加剧土地系统不平衡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探究过去土地覆盖格局变化机理,模拟预测未来土地覆盖格局对广西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遥感影
近半个世纪,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至今,石漠化土地面积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石漠化治理工作从以抑制石漠化面积扩张为主,转向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力提升为主的新阶段。因此,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估和生态修复机制成为当前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关键问题。依据综合治理工程的空间布置尺度及时间效益尺度,研究以植被生物量作为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替代因子,对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乔木林
降水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它对生态循环和水文循环具有直接影响,更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降水进行定量降水估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进行水文过程模拟时,降水数据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模拟的结果。传统基于雨量站的降水估计方式并不能满足复杂地形和获取大范围降水数据的需求。随着气象卫星遥感降水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其覆盖范围广、数据获取方式便捷的优势,受到众多相关领域的学者青睐,基于遥感的定量降
随着新课程和高考的改革,化工生产情境素材成为了高考试题情境中的重要素材,体现化学学科知识的社会价值,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当前对情境教学的研究中,主要聚焦在问题情境创设途径研究、具体教学案例的情境教学研究、情境教学的功能价值研究和化学试题中的情境研究等四个方面,对基于化工生产情境的教学实践研究较少。笔者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教学的要求,结合近几年高考中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呈现趋势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大国,中国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离不开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广西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热条件,但广西粮食生产无论是面积、总产量还是单位产量在全国各省市中的排名并不高。我们在看到广西具有优渥水热条件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广西地处气象灾害高发区的风险。自然灾害,尤其是水旱灾害仍然是影响广西粮食生产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本文以广西为研究区域,分析广西水旱灾害和粮食生产的特征,探讨水旱灾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才培养的核心标准已经转变成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但即使新课改已经推行了近20年,传统教学方式仍占据着重要地位,这导致教育教学领域仍存在教师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则不假思索、全盘接收地被动式学习的不良现象,这就亟需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并成为当今教学领域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领域,关于任务驱动的实践和研究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