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接受急诊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非梗死相关血管慢性完全闭塞病变(non-infarct-related artery,non-IRA-CTO)择期血运重建对临床预后影响,并识别可能影响其临床预后的因素,以期为该类患者寻找一种安全、可行的血运重建策略,为临床提供进一步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行急诊PCI的患者进行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STEMI合并non-IRA-CTO的共226例患者,择期non-IRA-CTO手术成功组82例患者,手术失败组36例患者,未行手术组108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药物使用情况、超声心动图及化验检查结果等,收集并阅读介入治疗光盘及手术记录等资料,电话随访3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心肌梗死,大出血,卒中。所有数据以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根据随访结果,临床终点通过Log-rank进行分析,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方法,并且通过多元Cox回归分析各组之间调整风险后的长期生存差异,P<0.05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择期non-IRA-CTO手术成功组,手术失败组及未手术组患者的基线资料、PCI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成功组患者术后1月超声结果提示射血分数较术前有改善(P<0.05),手术失败组及未行手术组射血分数未见明显改善。3年内MACE事件手术成功组发生12例(14.6%),手术失败组15例(41.7%),未手术组为45例(41.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心源性死亡发生分别为1例(1.2%)、3例(8.3%)、16例(14.8%),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手术成功组心源性死亡(1.2%vs.8.3%,p=0.036)及主要MACE事件(14.6%vs.41.7%,p<0.001)较手术失败组均明显降低;手术失败组与未行手术组在心源性死亡及主要MACE事件无差异;手术成功组心源性死亡(1.6%vs.13.6%,p=0.001)及主要MACE事件(14.6%vs.41.7%,p<0.001)较未开通组(手术失败组及为未行手术组)均显著降低;多元Cox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成功是患者3年无心源性死亡(HR:0.035,95%CI:0.003-0.42,p=0.008)及无主要心血管事件(HR:0.344,95%CI:0.16-0.73,p=0.005)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成功的non-IRA-CTO择期血运重建可以增加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择期手术后1个月的射血分数,减少患者3年的MACE事件,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来全面衡量non-IRA-CTO择期血运重建在该类患者的临床预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