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国家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状况,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即人的素质现代化,人的素质最基本内容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中国人的现代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手教育的发展,通过向中国人灌输、传播、培养与现代化文明标准和现代化事业相适应的文明观念、国民意识、能力素质、思想品德等公民意识就成为必需。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现代公民意识包括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等。对国民的公民教育应当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说,培养现代化的公民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园地,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因为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栋梁之材,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所以能否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正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其培育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从多个角度对现代化及公民意识的内涵进行剖析,从而认识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真正内涵,以及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重点。
第二部分:结合目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理论和事实,从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分析中国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导致现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的诸因素,通过实例和调查数据,从传统、社会、心理、教育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形成原因。
第四部分: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方法和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追求,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