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测量法了解中老年人群生活习惯、身体各项指标的特点,分析中老年人群高血压、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BMI、饮食等因素与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检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为实现早期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发病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6年9月,分别抽取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淮南市、河南省济源市、湖北省阳新县四个城市的城镇居民3000人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生活行为方式、身体状况。生活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吸烟、饮食、饮酒、运动、久坐等因素。身体状况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患病年限、是否服用药情况。选择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描述性研究观察不同BMI、饮食与高血压、冠心病患病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以18.5kg/m2≤BMI<24kg/m2、盐≤4.17g为校正组,分别计算其他BMI组和食盐组的OR值和95%CI。按照dose-response模型将每组BMI、食盐区间的中位数为剂量值,各暴露区间的病例数及总人数,OR值和95%CI进一步统计与研究BMI和食盐量增加与高血压、冠心病患病关系。研究结果1.2796位调查人群中,男性有1281人,女性有1515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3.4%,冠心病患病率为27.4%。其中男性肥胖组、超肥胖组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分别为62.3%、66.7%和34.2%、66.7%。女性肥胖组、超肥胖组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分别为59.9%、77.4%和43.4%、45.2%。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显示,与正常体质组相比,偏胖组、肥胖组、超肥胖组患高血压风险的OR分别为1.75(95%CI:1.47-2.08,P<0.001)、.4.71(95%CI:3.57-6.23,P<0.001)、9.41(95%CI:4.39-20.16,P<0.001),而偏胖组、肥胖组、超肥胖组患冠心病风险的OR分别为1.22(95%CI:1.02-1.46,P<0.05)、2.03(95%CI:1.54-2.68,P<0.001)、2.95(95%CI:1.53-5.69,P<0.01)。随着BMI增加高血压、冠心病患病风险也随之增加,在BMI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BMI每增加5kg/m2,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加 10%,OR1.10(95%CI:1.06-1.14,P<0.0001),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6%,OR1.06(95%CI:1.03-1.09,P<0.0001)。3.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组饮食分别在11.11g<盐组(62.2%)、21.13g<红肉≤37.50g组(41.1%)、14个<鸡蛋组(37.5%),冠心病患病率最高组饮食分别在11.11g<盐组(25.9%)、红肉≤21.13g组(31.3%)、3个<鸡蛋≤7个(23.9%)。4.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盐≤4.17g组相比,4.17g<盐≤5g、5g<盐≤8.33g、8.33g<盐≤11.11g、11.11g<盐组患高血压风险OR分别为1.50(95%CI:0.87-2.58,0.05<P)、1.61(95%CI:1.07-2.20,P<0.01)、3.38(95%CI:2.29-4.99,P<0.001)、7.49(95%CI:4.60-12.21,P<0.001)。随着摄盐量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也随之增加,每日摄盐量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每日摄盐量增加2g,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35%,OR1.35(95%CI:1.26-1.44,P<0.0001),而每日摄盐量与冠心病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911)。结论1.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随着BMI不断增大而上升。男性超肥胖组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女性,而冠心病患病率高于女性。2.肥胖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BMI与高血压、冠心病患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也显著上升。3.大量摄入鸡蛋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4.每天摄入盐量大于5g会严重威胁高血压患病风险,每日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摄盐量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呈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