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中情境教学运用的行动研究——以洛阳市W中学为例

来源 :伊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aini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焕发积极情绪,获得审美知觉和美感体验(1),由此可见国家对艺术课堂中情境教学运用的重视。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新课标中同样也提出在听赏和演唱等方面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引起对音乐的共鸣等,让学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和风格意蕴。然而,目前大多数初中音乐课堂中受到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造成情境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大多数初中生在音乐课堂上无法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体验感不深。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明确本课题研究现状。以情境教学为重点展开论述,以建构主义理论等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初中音乐课堂中情境教学运用现状的了解,选取洛阳市W初中八年级A班和B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京腔昆韵》其中的《唱脸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姹紫嫣红》为研究内容,分别进行每课两轮的行动,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计划、实施、观察、反思以及再调整计划进行新一轮的过程,开展了旨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情境教学行动研究。本次研究是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据具体学情运用多种音乐教学情境。通过运用多种情境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行动研究结果显示:一是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鼓励学生融入集体活动中,促使审美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二是为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提供一定思路以及教学心得和体会,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国务院于2021年8月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鼓励教师开发地域美术资源在美术教育体系中的实践与应用。庆阳香包作为甘肃省庆阳市地理标志产品凝结着千百年以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祈愿,因此将“庆阳香包”这一美术资源引入教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展开:第一部分包括绪论与庆阳香包概述两方面内容
学位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蓝印花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蓝印花布俗称“药斑布”,出现于秦汉盛行于唐宋,是一种以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制品。由于原料易得、图案寓意吉庆、颜色质朴,以其蓝白两色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国人喜爱。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类代表,蓝印花布是物质实用性与精神适用性的完美集合。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寓意有其深刻的育人价值。将蓝印花布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是守护与传承
学位
綦江版画作为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将綦江版画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綦江本土文化的认知,弘扬綦江版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以綦江版画在初中美术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共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綦江版画的发展历程、綦江版画的艺术特色、綦江版画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学位
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学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核心素养。初中学段不同于小学学段和高中学段,初中学段的学生已经开始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养成学习与审美习惯。因此,在养成良好学习与审美习惯的关键时期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用正确且高效的方法,深入音乐的主体,了解音乐作品的本质与内涵,从方法与技巧层
学位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地方特色课程资源也不断丰富。尤其是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后,各地积极将本土文化资源纳入初中美术课程,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乌镇民居建筑作为地方美术资源纳入嘉兴地区初中美术课程,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发挥以美育人的教育价值,实现以文化人的人文素养。底蕴深厚的乌镇民居建筑作为江南水乡重要建筑之一,其建筑造型和构件都是艺术化的集中体现,不但具有经济价值
学位
“新课标”明确要求:“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鉴赏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初中正是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深入学习的阶段,而音乐基础知识作为审美教育的首要前提,更应该着重考虑。因此研究初中音乐基础知识现状至关重要,但目前初中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改进初中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初
学位
伴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模仿,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项目式教学能够促进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对学生学习动力激发不足和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如何将ARCS动机模型应用于信
学位
为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质量,研究引入多模态教学理念,面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展思政研究。研究基于多模态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了思政设计模型与教学模式。研究将加速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育人目标,为计算机类课程的思政研究提供新思路,并推动课程思政理念的学段下沉,与此同时,也将促进多模态教学理念的教学实践研究。通过调查法,研究发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支撑力弱,具体体现在思政表达依据不明确、教学融合渠道
学位
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既促进了金融服务行业向深度和广度的迅速拓展,也使得洗钱这种金融犯罪行为更加隐蔽和复杂。为遏制猖獗的洗钱犯罪行为,各国政府都在试图通过立法、加强监管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来进行防范和打击。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洗钱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证明,除了加大技术投入和提升管理水平外,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是商业银行实现反洗钱工作
学位
“教学做合一”作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有关教育教学的方法论,是指导中国近代教育救国事业的先进理念,以其“教学做”关系的梳理,对当今中国教育变革仍具有教育意义。以“做”为核心,将“教学做合一”模式融入高中《哲学与文化》课中,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高中《哲学与文化》课教师实现课程目标、解决教学中“教”与“学”矛盾的有效途径。本选题的研究旨在促进“教学做合一”模式融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