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X射线具有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大的特征,有很强的穿透性。由于不同物体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X射线被广泛用于材料分析、医疗检查、工业探伤和无损检测等领域。相较于传统的热阴极,场发射冷阴极在医用X射线器件小型化、快速响应、脉冲可调制和稳定工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望满足低辐射剂量、高成像质量的要求。本文采用碳纳米管为冷阴极材料,重点研究与设计了脉冲X-ray成像的场发射电流调制结构。首先,论文采用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射线具有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大的特征,有很强的穿透性。由于不同物体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不同,X射线被广泛用于材料分析、医疗检查、工业探伤和无损检测等领域。相较于传统的热阴极,场发射冷阴极在医用X射线器件小型化、快速响应、脉冲可调制和稳定工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望满足低辐射剂量、高成像质量的要求。本文采用碳纳米管为冷阴极材料,重点研究与设计了脉冲X-ray成像的场发射电流调制结构。首先,论文采用丝网印刷转移法和直接生长法制备了CNTs冷阴极,在10-4Pa真空度下的场发射性能测试表明:和直接生长法制备的CNTs冷阴极相比,丝印CNTs阴极开启场强更低,为1.13V/μm,仅为前者的1/3;峰值电流密度为48.38 m A/cm2,约为前者的1.57倍;其长期工作稳定性也更好。接着,论文对X射线管中的电流调制结构即栅极结构开展了重点研究。为改善阴栅极间的电场分布特性,提高阴极的发射能力,论文建立了覆有碳膜的金属栅孔单元COMSOL仿真模型,研究了碳膜复合栅网的碳膜厚度和网孔目数对场发射电场的影响。真空室测试结果表明:覆盖10~20nm厚碳膜的200目栅网对场发射性能的提升最大,对应阴极的开启场强为1.53V/μm,在1.5KV时阳极电流可达到412μA,此时电子透过率为50.9%。为了提高金属栅网的电子透过率,论文还研究了Mg O复合栅网结构。CST仿真结果表明:Mg O膜由于具有较大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受到阴极场发射电子轰击后受激发射二次电子,可以补偿金属栅网截获阴极发射电子而造成的阳极电流下降。真空室测试表明:蒸镀有150nm厚Mg O膜的复合栅网,对应阴极的开启场强为1.25V/μm,在1.3KV时达到最大阳极电流355μA,对应电子透过率为58.5%。此外,论文还建立了Hip-Hop金属栅极的CST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栅极不同刻蚀角、不同栅极厚度对电流调制特性的影响,并仿真分析了蒸镀Mg O膜后的Hip-Hop栅极的电流调制特性。在此基础上,论文优化了阴栅极组件设计,制备的组件结构紧凑、阴栅间距控制较为精确。论文封装制备了基于CNTs冷阴极和复合栅网的X射线管,并测试了X射线管的场发射特性和成像性能。最后,论文提出了基于MATLAB的八邻域算法,对影像增强器的X射线图像进行对比度的分析计算。实验表明,论文制备的X射线管在脉冲栅极电压调制下,电子透过率最高能达到82.2%;可以实现静态和动态物体成像,获得的X射线图像清晰、内部细节完整,其对比度分别可以达到72和52。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乡村环境的整体情况较过去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原有生态环境系统在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其他人为活动的破坏时,欠缺了相应的动态适应能力,使得乡村环境的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依旧普遍的存在着“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相较于城镇环境,乡村聚落环境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影响较大,同时村民的活动以及乡村经济的建设发展势必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矛盾,就造成了
硅基材料是新能源、电子信息及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技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近年来,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然而每年光伏产业将有超过5万吨硅废料产生。新疆地区硅资源丰富,光伏产业发展尤为迅速,如何回收利用光伏产业切割废料关乎新疆未来硅产业链的发展。若能将硅废料成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硅具有高的理论质量比容量(~4200 m Ah g-1)、较低的工作电压平台和环境友好
近年来,荧光探针技术由于其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本低,耗时短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然而与传统的荧光探针材料相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具有丰富的光学发光位点,存在多种能量转移过程,结构和孔隙可调节,发光寿命长及发光波长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农业、环境污染等领域。其中,铀酰有机骨架材料由于其发光寿命长、强度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在发光传感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对于铀酰有机
明清时期,由于丝绸之路和海运的发展,中国出口的瓷器在欧洲受到了狂热追捧。而在中国瓷器重塑欧洲审美的同时,欧洲各国也在思考如何将陶瓷产业本土化。早期,各大瓷厂争相仿制中国瓷器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风一度成为欧洲的流行元素,而后随着欧洲陶瓷产业的发展,从一开始的中西方元素结合到纯粹的西式图案,欧洲陶艺家们也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本课题以明清时期为历史背景,以荷兰、英国、德国这几个陶瓷业受中国影响较大的国家
土壤因盐渍化而对植物造成的盐胁迫已然是世界上重要的环境胁迫之一,近些年由于海平面上升和人为不合理的农艺措施,加剧了耕地盐渍化的步伐。水稻作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对盐渍比较敏感,盐胁迫明显抑制其生长、产量和品质等。褪黑素(MT)是一种新兴植物激素,可有效提高水稻幼苗的耐盐性。本研究以盐稻12号为材料,首先探讨了喷施MT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水稻幼苗氧化还原和离子稳态等的影响,然后采用转录组测序来分析MT调
聚合物材料因其优异的韧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等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聚合物材料又具有硬度低和耐磨性能差等不可忽视的固有缺点。研究表明,在聚合物材料表面生长一层非晶碳基薄膜能有效提高其表面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然而,非晶碳基薄膜在聚合物材料表面的应用面临着膜基结合强度差的问题。目前虽有非晶碳基薄膜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应用的相关研究,而关于非晶碳基薄膜在聚合物材料表面的生长机理、膜基结合机理以及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