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修饰语言、装饰语言的手段,因而只是文学和修辞学研究的对象。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隐喻和转喻的本质获得重新认识。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发表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是无处不在的;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诗词是概念隐喻和转喻的海洋。在中国诗歌史上,宋词是堪与唐诗比肩的又一座高峰,其中蕴含丰富的概念隐喻和转喻。南唐后主李煜之词又为宋朝词作一绝,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因此,本论文打破了先前学者仅从文学角度出发的惯例,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和转喻两个角度出发,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试分析李煜52首词中概念隐喻和转喻现象。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是:1)李煜词中概念隐喻的类型及形成过程是什么?2)李煜词中概念转喻的类型及形成过程是什么?通过笔者对李煜52首词的研究分析,笔者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1)李煜词中的概念隐喻类型根据内容分有两大类,即有生命体隐喻和非生命体隐喻。有生命体隐喻包括动物隐喻、植物隐喻、身体组成部分隐喻和人隐喻。非生命体隐喻包括自然现象隐喻、情感隐喻、梦隐喻和人生隐喻。就概念隐喻而言,本论文基于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对概念隐喻进行了分析。2)李煜词中的概念转喻有两类,即部分一整体概念转喻和部分—部分概念转喻。部分—整体概念转喻可分为部分代整体概念转喻、特征代范畴概念转喻、典型成员代范畴概念转喻。部分—部分概念转喻包含容器转喻和因果转喻。容器转喻包括容器代容器内物体和容器内物体代容器。就概念转喻而言,两者的邻近性是概念转喻进行的重要因素。本论文运用西方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来诠释李煜词中的语言现象,论证概念隐喻和转喻是词的重要表征手段,也是了解周围世界和文化的基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