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调查所选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结核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结核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获得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结核病发病情况,为制定医疗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选择一家传染病医院和一家综合医院作为研究现场。2010年4月至8月对两家医院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胸片检查和痰菌检查,获得结核病患病情况。2014年11月至12月,通过调查问卷和痰菌检查获得2010年接受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的工作人员4年间的结核病发病情况。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分别采用EpiData3.1和SPSS17.0软件。采用构成比、均值、中位数等指标描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结核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2010年两家医院共有886名工作人员完成调查问卷和胸片检查。被调查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性别比例女性(74.3%)高于男性(25.7%),年龄中位数为41岁,文化程度大专组占38.7%。经调查,两家医院工作人员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1.60%0,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70.1%o)显著高于综合医院患病率(3.9‰)(χ2=30.88,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传染病医院工作(OR=27.39,95%CI(6.11~122.70))、调查前患过肺结核(OR=18.19,95%CI(6.59~50.17))的工作人员患结核病的风险高。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为94.7/10万人年,传染病医院基线调查时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工作人员4年间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为285.9/10万人年。结论1.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是结核病患病的高危人群。2.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结核病患病主要与工作单位及曾患肺结核有关。3.传染病医院未感染结核的工作人员4年间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高于全国和当地水平,是结核病发病的高危人群。总之,应从组织管理、防控措施、环境与工程控制以及个人防护四个方面加强医疗机构,特别是传染病医院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