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中国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远景。眼下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从前那种依赖出口、依赖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几乎已经走到尽头,现在的中国正试图向着创新型和服务性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对一个地方来说,发展是中心,重点在工业,要害是投入,关键靠项目。重大工业项目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也是投资增长的有效载体,它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本国及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地方财政的增加贡献了极大的力量,而且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带动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来源。从全国和衡阳市的直观数据看,重大工业项目的财政效应相当显著,而其影响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影响财政收入的规模及收入结构等方面,因此如何进一步从理论上提高重大工业项目的财政收入规模、收入结构的效应,这种收入规模与收入结构能否持续下去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等学科理论,及相关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理论为基础,在深入实际,调查并搜集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实证分析,结合模型及统计分析,论证了重大工业项目与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效应的关系;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衡阳市重大工业项目与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效应的相关性,提出了衡阳市重大工业项目发展的原则,及针对财政、税收政策的一些建议。在这个的基础上,初步预测了衡阳市重大工业项目的发展趋势,展望衡阳市财政收入规模及结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