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药物,已广泛应用在多种晚期癌症的临床治疗当中。目前,奥沙利铂作用机制尚知之甚少。
本文用奥沙利铂作用于结肠癌细胞HT29和SW620,通过MTT法测定奥沙利铂作用后的细胞增殖抑制影响、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O/EB染色法和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奥沙利铂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活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对药物作用前后的细胞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以探讨该药对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双向电泳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图表明,HT29细胞和SW620细胞分别有92个和81个差异蛋白质点。经过MALDI-TOF-TOF质谱分析,分别鉴定了71个和64个差异蛋白质点。在整合同一蛋白的不同差异点后,我们分别获得了59个和5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在这些差异蛋白质中,有46个蛋白质是两种细胞所共有的,其中包含了26个上调蛋白和20个下调蛋白。大多数这些共有的差异蛋白参与了转录翻译调控、酶活反应、信号转导,多种代谢途径及细胞生存供给等细胞生理活动。还有一部分差异蛋白质作为分子伴侣或锚蛋白等来行使功能。
在这些共有的差异蛋白质中,我们根据它们已有的或潜在的与肿瘤增殖有关的如凋亡、信号转导等方面的活性,选择了Ezrin,Hsp27,Fortilin和Cytokeratin-18(CK-18)等四个蛋白质通过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对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验证。免疫印迹结果与2-DE图谱分析结果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们采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这些结果可能为近一步了解奥沙利铂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